党建强会 - 学界动态

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举行 ----《地理科学学科发展报告(2008-2009)》出版发行
发布时间:2024-6-11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2009.04.10   中国科协信息中心

4月10日上午,中国科协在北京举行2009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向科技界和全社会发布了我国化学、空间科学等28个学科进展情况,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发展状况和中国科协960种科技期刊的发展状况。这是中国科协第三次举行学术建设发布会,并首次增加所属全国学会发展状况的内容。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何鸣鸿,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出席了发布会。发布会由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主持。

  发布会上,白春礼介绍了2008—2009年度我国化学、空间科学、地质学等28个学科进展情况。他表示,通过对化学等28个学科的综合分析,学科发展呈现出五个特点和趋势:一是大科学发现与方法创新促进基础学科发展;二是技术进步与实际应用取得重大成果;三是科技人才培养与学科队伍建设支撑学科发展;四是学科平台建设保障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五是学科基础建设与科技软环境建设亟待加强。

  冯长根发布的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发展状况显示,2007—2008年,191个全国学会的活动更加活跃,规模影响日益扩大;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逐步增强;为会员服务的意识和水平明显提高;以会员为本的组织体制愈益健全;学会办事机构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学会的经济实力显著跃升。

  冯长根介绍说,作为我国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有代表性的刊群,中国科协960种科技期刊在2008年继续加强了作者、审者、编者和读者四位一体的办刊队伍建设,遵循学术规范、同行评议和科学发现优先权赋予等学术出版规则,学术影响力持续上升,国际化发展态势良好,出版能力不断提高,精品科技期刊建设取得实效,一批期刊形成较好的品牌影响力。

  建立年度学术建设发布会制度,是中国科协进一步发挥学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集成学术资源,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渗透,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提升我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所实施的一项重大学术建设工程。据介绍,学术建设发布会目的是向科技界和全社会公开发布本年度我国相关学科进展情况、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发展状况和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状况,建立统一的权威性发布机制和平台。

  民政部、审计署、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统计局、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有关部门领导,中国科协学术与学会工作专门委员会委员,参加本次学科发展研究的全国学会首席专家、主编、各全国学会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有关院所、部分在京重点院校、主要图书馆、出版社,部分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期刊单位代表,新闻媒体记者等,共计400余人出席了发布会。                

                     《地理科学学科发展报告(2008-2009)》介绍

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科发展研究及发布活动”的成果之一,《地理科学学科发展报告(2008-2009)》一书由中国地理学会组织编写,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专门综述了我国自然地理学的近今发展。

自然地理学近年来的发展突飞猛进,面貌一新,这些进展是在社会需求和学科内在动力的驱动下产生的。自然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球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必然不断跟进人类发展和环境变化所出现的新问题。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含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所以其分支学科传统上主要是地貌与第四纪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和生物地理学,以及把几大圈层看做一个整体的综合自然地理学。当今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冲突凸显,所以学术界已普遍认同人类圈的概念,成为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并关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特别敏感的一些区域和领域,于是发展出一系列新的分支学科,例如景观生态学、环境地理学、医学地理学、海洋地理学、城市自然地理学、冰冻圈科学、沙漠与沙漠化科学、自然灾害与风险管理科学、山地科学等,本书较全面地反映了以上各方面方面近年来的发展。

本书由中国地理学会组成了以副理事长、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蔡运龙教授为组长组织编写,编写组由自然地理各部门学科的第一线科技工作者组成,编写前进行全面、深入的文献调研,并且专门召开了所有参编人员的研讨会,统一思路,统一编写体例,再经几易其稿,才形成目前这个报告,是一本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值得参考阅读的出版物。本书单价58元,地理学会会员价45元(均含邮费)欲购书者,请与中国地理学会秘书处联系。

联系电话:64870663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联系我们

中国地理学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页网址:http://www.gsc.org.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版权所有:© 2001-2012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