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7日,北京大学经济地理专业建立60周年人文地理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北京大学经济地理专业建立于1955年,始终秉持“教学科研并重,理论服务实践”的宗旨,60年来不断发展壮大,探索出一条跨学科交叉发展的教学科研之路,建成了一个独具特色、高度综合的北大经济地理学科群体,享誉海内外,在中国地理学界及城乡规划、土地科学、区域科学、风景园林等学科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巨大影响。
上午,论坛在英杰交流中心开幕,北京大学领导、来自国内外的经济地理专业相关单位和兄弟单位代表、经济地理专业创始人、退休教师及部分家属代表,以及城市与环境学院党政领导、城市与经济地理系、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和历史地理研究所师生,北大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深研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首都发展研究院、北大-林肯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等相关院系和单位的师生、各届校友代表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城环学院常务副院长贺灿飞主持。
到场校领导、老教授和校友
王杰副校长代表学校对经济地理专业成立60周年表达了祝贺,他指出,北大的经济地理专业是北大地理学科的品牌专业,也是北大推动学科发展和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科典范,希望在新型城镇化和转型发展背景下,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要求,进一步探索城乡发展规律并服务国民经济建设。
王杰副校长致辞
城环学院院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傅伯杰院士回顾专业发展历程时指出,北大经济地理专业为引领学科发展、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培养人才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使北大保持着人文地理重点学科在全国领先的优势。经济地理专业教师和毕业生中,先后有4人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承担讲解任务,在全国高校独树一帜;并有经济地理相关领域目前唯一的1位院士、唯一的1位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总负责人、占全国50%比例的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有3位校友在省部级领导岗位和数十位校友在司局级领导岗位发挥专业才能,大批校友活跃在国内外的科研教育和经济建设领域。冯长春教授在“北京大学经济地理专业60年回顾与展望”的报告中,进一步回顾了专业发展历程,介绍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主要研究方向及成果,并对经济地理学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傅伯杰院长致辞
冯长春教授做专业发展报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美国德州南方大学等单位相关院系代表对论坛召开表示祝贺并致辞。此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相关司局和研究机构,南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台湾大学有关院系等来函祝贺。
北大经济地理专业创始人王恩涌、胡兆量、魏心镇分别回忆了专业创办历程和办学趣事,对未来的经济地理学科发展提出了建议、畅想和期望。随后,1955级以来跨越60年的十多位毕业生代表及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代表先后发言。
陆大道院士发言
在开幕式上,举行了北京大学未来城市实验室揭牌仪式。陆大道院士、王仰麟副校长、傅伯杰院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石楠副理事长、国家基金委地学部宋长青副主任为实验室揭牌。
北京大学未来城市实验室举行揭牌仪式
下午,在北大经济地理专业学习和工作过的隆国强、杨开忠、刘卫东、杨保军、吕斌、姚洋、俞孔坚、刘红星、李贵才、张宝秀等学者,围绕经济地理相关专业研究的理论方法、学科研究热点、国家区域与城市发展重大实践问题等做了相关主题的主旨报告。北大城环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林坚、城市与经济地理系主任曹广忠先后主持论坛。来自校内外相关专业的师生近300人参加了论坛,论坛现场气氛热烈。
六十今朝是,甲子从头起。如今,正处在全球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北大经济地理学科将一如既往地发挥传统优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服务国家,走向世界,再创辉煌,谱写学科发展新篇章。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供稿)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