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强会 - 学界动态

陆大道诠释大都市经济区发展背景与走向
发布时间:2024-6-11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纵论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
陆大道诠释大都市经济区发展背景与走向
记者 朱广菁 来源:大众科技报 2009年11月1日

        ●跨国公司势力不断增强是经济全球化最明显标志
         ●信息化导致经济和社会空间重组
         ●我国面临国土安全和资源保障危机
         ●“大手笔”并不一定带来大发展
    “经济全球化正在引起城市之间的关系在全球范围重组,形成全球城市体系、世界城市和大都市经济区 ……”作为第12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一项重点活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界专家学者与京津冀三地有关人士,10月20日~21日在北京举行“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陆大道作主题报告《全球化信息化与大都市经济区》。
    陆大道在报告中诠释大都市经济区发展的四大背景与走向:
    背景之一,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现象,其本质是投资的自由化和贸易的自由化,亦即投资和贸易自由化是全球化的基础与核心。
    经济全球化至少包含以下几个因素:
        ● 金融资本地位上升及其在全球范围快速流动;
        ● 生产技术与技巧迅速跨国扩散;
        ● 市场全球化;
        ● 在新信息技术支撑下知识与信息全球性迅速流动;
        ● 跨国直接投资迅速增加;
        ● 跨国公司垄断势力强化以及各国国家战略全球化导向。
    跨国公司势力不断增强,是经济全球化最明显标志。
    1968年~1969年,全世界有跨国公司7276家,1980年增至1.5万家,1992年达3.7万家,1997年则上升至5.3万家;其拥有子公司由上个世纪90年代初17万家发展至1997年的45万家,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跨国公司掌握着全球2/5的生产、4/5的国际贸易、4/5的跨国投资和2/3的生产技术与技巧。若将国家和跨国公司一起排序,那么自1997年起前100位经济实体中,跨国公司超过半数。跨国公司已成经济全球化过程的主角。
    经济全球化过程不仅仅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的空间变化,而且正在促成社会经济新的空间表现形式。其中,城市体系、空间组织和空间形态的变化最为明显。经济全球化使区域直接暴露在全球竞争之下,在经济意义上,区域不再是国家的区域而是全球的区域。据统计分析,进出口和外资对我国省际GDP差异的贡献程度已超过20%。
    如何保护欠发达地区不被“伤害”,以及如何促进欠发达地区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政府的缓解政策可考虑在3个宏观方面: 第一,支持、鼓励和帮助欠发达地区参与到发达地区垂直产业链中,即某种程度上间接参与全球化并以此构筑“网络”;第二,促进欠发达地区进行制度创新,改善投资制度环境,形成有利于全球化力量运作的制度氛围;第三,增加教育投入,增强这些地区劳动力素质以及由此发展的知识创新能力。
    背景之二,信息技术发展与空间极化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印刷术的出现:中国在11世纪、欧洲在15世纪开始使用印刷技术;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1872年发明了打字机,1876年发明了电话,1898年发明了无线电技术。具有历史意义的特征,是电信号在信息传输中的应用,使人类得以实现即时通信;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个人计算机和互连网的出现:20世纪后期,信息技术革命的核心,是数字化记录、数据包传输以及信息源之间的网络化连接,造就了“信息时代”。
    如今,信息已成为愈来愈重要的生产因子和区位因子:时间成本愈来愈重要;信息化促进了知识扩散、应用和创新。
    信息化导致经济和社会的空间重组:信息经济会不断强化经济和社会的空间极化现象;“数字鸿沟”、“数字分化”等新的区域分化现象的发展,将引起区域发展宏观差异扩大。
    背景之三,我国面临国土安全和资源保障危机
    今后15年~20年,我国经济发展仍然保持较高水平,全国及各地区的自然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将继续演变。社会经济与自然基础之间的匹配和适应关系很可能更趋于恶化,使我们面临更为严峻的国土安全和资源保障问题。
    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将是:我国日益庞大的经济总量和社会总量如何在全国地域合理布局?如何使那些生态脆弱和环境恶化的地区不至于发生崩溃?如何使那些大都市经济区、人口及产业集聚带增长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些严峻的问题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国土安全和长期生存的资源保障。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基础,是我国自然结构(地球表层系统)的区域分异: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及地势的三大阶梯、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无法按照目前的态势均衡延伸下去:青藏高原、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牧交错带和喀斯特地区等多种特殊类型地区,大都是生态脆弱区域,有些是水土资源严重缺乏区域。不可能普遍实施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
    由于各地区不可能使GDP以同样速度翻番,未来经济增长和进一步城市化的重点区域,必然是气候、地形及水土资源条件比较适宜和优越的区域。这些区域主要是沿海地带和中西部地带的平原和盆地。这些区域在现代化支撑体系保障下,可建成“高密度、高效率、节约型、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根据我国自然地理基础和经济增长与不平衡之间的倒“U”型相关规律,“空间集聚”将是社会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基本趋势;产业结构的阶段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基本特征:从不平衡到较为平衡的发展过程——集聚仍然是今后长期的主要趋势。
    背景之四,全国各地主体功能区划
    在新信息技术支撑下,伴随全球化过程,世界经济的“地点空间”正在被“流的空间”所代替。
    当前世界体系的空间结构,是建立在“流”、连接、网络和节点的逻辑基础之上。这些“流” 在运动路径上,依赖于现有全球城市等级体系;另一方面也在变革后者。 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塑造了对世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门户城市”,即各种“流”的汇集地、连接区域和世界的节点、经济体系的控制中心……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由“门户城市”及其腹地组成、具有密切劳动分工的“城市-区域”,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基本单元。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经济区,已初步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枢纽及世界进入中国的门户。这种大格局是在国家政治、经济和历史因素长期作用下形成的,是中央政府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发展的客观需要,代表了全中国的战略利益,其地位和发展潜力是其他任何区域都无法与之比拟的。
    然而,不少地方政府试图通过“大手笔”编制“大规划”,谋求“大发展”。其中有些地区借推进城镇化和富民强城的名义,利用行政强制手段把周边县市纳入新城区建设范围之内,越位撤县改区,盲目扩大新区建设范围;将工业用地、居住用地、道路广场用地、交通仓储用地、商业物流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绿化用地等各种用地需求进行“打包”,以经过“专家论证”的名义,一揽子上报要求上级批准。这些“新区”产业规划主观臆断,普遍缺乏必要的产业支撑。事实告诉我们:“大手笔”不一定带来大发展,人为的大规模“造城”只会带来巨大损失。



联系我们

中国地理学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页网址:http://www.gsc.org.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版权所有:© 2001-2012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