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强会 - 承能服务

中国科协2023-2025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风采(由中国地理学会评审推荐)
发布时间:2024-6-11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2023年,中国地理学会成功申请到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项目。经中国地理学会组织评选、推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定,陕西师范大学程颖、南京大学古恒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姜侯、兰州大学王杰4位中国地理学会会员入选第九届(2023-2025)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入选者风采

(以姓氏拼音为序)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图片

图片

程  颖 副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专业领域:自然地理)



研究领域为第四纪植被与环境演变,创新性地将植被水平带和垂直带的演化研究相结合,揭示了气候变化与地形效应驱动下的植被在三维空间的演变机制,突破了传统的植被带水平推移研究的局限性。主要成果包括:(1)采样分析获取了高山湖泊孢粉学第一手证据,阐明了我国大陆中东部最高峰的林线演变过程及其与季风驱动的关系;(2)发展了植被绝对覆盖度的重建方法,揭示了部分高原山地生态脆弱区的植被类型与覆盖变化及其驱动机制;(3)初步建立了三维空间植被带推移的新理论,发现地形对气候变化驱动下的植被带推移具有调控作用,提出植被带通过水平和垂直迁移响应气候变化。目前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评述)、Earth-Science Reviews、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篇。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担任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理事会理事,Nat Geosci、Geology、QSR等国际知名刊物审稿人。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图片

图片

古恒宇 研究员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专业领域:人文地理)




研究领域为人口地理学,重点关注人口流动与城镇化、人才与区域发展等议题。已发表中英文论文7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在AAAG、《地理学报》等杂志发表论文49篇。出版专著2部、译著1部。取得成果如下:(1)改进、拓展人口迁移重力模型,包括空间Hurdle重力模型、空间PPML重力模型,提出人口迁移网络可视化技术(Kaleidoscope);(2)提出不可贸易的地方品质因素与人才集聚的理论分析框架;(3)基于“内部动因-外部约束”框架,揭示流动人口迁居意愿空间特征,基于“短期流动-长期迁移-交通”框架,揭示城际周期性人口流动地理机制。任中国地理学会人口地理专委会委员,Population, Space and Place、Spatial Demography、Geography and Sustainability、《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热带地理》等杂志常务/青年/客座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Lincoln Institute China Program International Fellowship、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招商局慈善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青年学者项目、中国科协高端科技创新智库青年项目。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图片

图片

姜   侯 助理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专业领域:信息地理)



从事遥感信息分析与应用研究,在太阳能资源潜力评估、空间规划与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主要学术贡献包括:1)解决了传统地表太阳辐射遥感反演方法无法处理辐射空间邻近效应的难题,确定了反演的最优空间尺度,揭示了中国太阳能资源的分区异质性规律;2)解决了光伏项目地理空间信息获取、面向未来气候变化的场站规划、随机性云条件下的发电预测、以及波动性发电的经济效益核算等应用难题,构建了面向太阳能利用的系列遥感服务方案。已累计发表论文39篇,其中在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Applied Energy、Renewable Energy、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等Top期刊发表第一作者SCI论文16篇(中国科学院升级版一区论文10篇),H指数 15,总被引611 次;参与出版专著2部。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地理信息科技进步特等奖(排名9)、李小文遥感科学青年奖等奖励,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项目,担任Revue Internationale de Géomatique期刊编辑。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图片

图片

王  杰  讲师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专业领域:自然地理)



从事流域大尺度洪水模拟、监测、预报和预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联合大尺度陆面过程模型VIC和全球水动力模型CaMa-Flood, 并在水动力模型中融入区域化参数框架以实现联合模型改进,系统评估了改进模型对澜湄流域洪水的模拟能力,分析了夏季风对澜湄流域洪水脉冲特征和洪水淹没特征的影响。其次基于联合模型,开发流域大尺度洪水干旱监测系统,并在澜湄流域、恒雅梅流域和中国全境获得初步应用。以第一作者在WRR, JoH等期刊发表论文9篇,参与合著论文10篇,申请软件著作权3项,获得业务应用证明1项,硕士学位论文获得全国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教师科研创新项目等科研项目4项。



联系我们

中国地理学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页网址:http://www.gsc.org.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版权所有:© 2001-2012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