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暨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武汉大学召开 2008.10.30 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郑威 徐少华
发布时间:2018-05-11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受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托,由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主办、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协办的“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0月25-27日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日本、新加坡、等海内外学者共130余人参与了研讨会。会议共收到论文或摘要120余篇,学者们就诸多历史地理问题展开了认真研讨,收获丰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会议收到相关论文28篇,其中以对楚国历史地理问题的讨论最为集中,学者们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出土材料,就楚族故乡、楚都丹阳、楚郢都、楚都迁徙、楚国疆域等与楚史密切相关的历史地理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考和见解。一些学者还从先秦时期长江中游的自然环境、考古遗迹、方国族属、历史传说等方面阐述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在秦汉以降长江中游地区的研究方面,时间跨度大,涉及论题也较多,其中一个较为集中的话题是对秦汉时期该地区郡县设置的讨论。学者们深入剖析了新近披露的简牍材料中秦汉南郡的设置、范围、属县及其地望等问题,还从不同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自然环境、政区、人口、民族、交通、乡村聚落、地域空间结构、民间信仰等多个角度展开了探讨和论述。
    二、区域发展与环境变迁方面,在提交的41篇论文中,学者们各抒己见,重点考察了不同地狱的历史地理问题,重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古遗迹研究,包括对长城、崤函古道等留存至今的遗址遗迹的实地探察和考析;二是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包括对气候、地下水、河流、港湾以及地质灾害、黄河泛滥等为体的讨论;三是交通及政治、政区地理研究,涉及面十分广阔,主要涵盖了对水陆交通、运渠开凿、羁縻州县设置、贸易市场地理体系、军事地理等各种问题的分析;四是农牧业、水利、商业、经济地理研究,讨论了不同时期新疆、黄土高原、壮族地区的农业地理,分析了水利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考察了不同地区行业分化、经济发展的各自内在原因和驱动力所在;五是历史地理理论研究,提出“港口—腹地”、“枢纽—网络”等理论模式,并将其运用到区域发展和空间结构的研究中。
    三、历史城市地理研究方面,共收到论文22篇,从理论建设与历史城市发展角度探讨了古代都城、地方城市等问题。理论建设方面,有的学者总结了近年来形成的“环境—文化”理论,也有学者论述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特征。古都研究方面,学者们分析了都城定位及变迁的政治地理因素,考察了不同时期都城之间的继承与发展,讨论了历史上关于定都与迁都的争论,比较了不同政权之间都城的相互模仿与创新,中原都城制度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及途径。城市体系与地方城市研究方面,学者们探讨了侯国城市兴废变化的时空特征,解释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历史城市地理研究中的巨大价值,并就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城镇体系、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发展特征、城市发展与环境变迁等问题进行了细致阐述。
    四、会议还在历史地图及照片、历史政区、民族、宗教、旅游、地名学、历史地理史料学等方面展开了探讨。历史地图及照片研究方面,有的学者提出既要把古地图当作研究历史问题的史料,也要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有的学者分析了中国编制历史地图的传统、成就与发展趋势;有的学者研究了历史图象资料的学术价值,还有的学者介绍了“中国历史地理数字化应用平台”系统的开发情况。历史政区地理方面,学者们考证了十六国北朝的侨州郡县,论述了北魏、五代、金的行政区划及地方检察制度,还提出省并非清代的正式行政区划单位,而只是一种宽泛的通称等观点。民族、宗教、旅游、文化、疫病地理研究方面,学者们考察了历史时期民族区域认识与演变的复杂性与特殊性,阐述了民族群体、民族政权的地理分布、基层组织与社会结构,同时还分析了民间信仰的特征、文化地理意义以及宗教在一些地区人地关系中的作用等。还有学者论证了中国的五岳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地位,赤壁古战场的定位及陆游价值,分裂时期学术典章在边塞士族中的保存,历史时期疫灾的时空分布规律等。地名学及历史地理史料学研究方面,有的学者利用徽州民间文献探讨了皖南历史地名变迁的社会地理北京和地名雅化现象,还有学者综述了宋代禹贡学的研究概况,以及《大明一统志》的编纂、出版及流传过程等。
    总之,本次会议论题丰富,涉及机范围广,基本涵盖了历史地理学的所有研究方向,也反映了最近两年历史地理的最新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其中很大一部分论题是围绕着荆楚历史地理和长江中游开发展开的,这体现了学术界对这一地区的持续关注。



联系我们

中国地理学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页网址:http://www.gsc.org.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版权所有:© 2001-2012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