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G2024 | “地理学思想及其跨学科效应”分会场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10-06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9月29日上午,大会A2分会场“地理学思想及其跨学科效应”在南京国际青年会议酒店成功举办。该分会场由广州大学吴志峰教授、复旦大学张伟然、叶超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何书金研究员共同召集,吸引了来自国内十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3位专家做报告。本次分会场围绕国内外地理学研究的新趋向和新进展,讨论在全球变化和国家战略的促动下,地理学内部如何加强互动与耦合,地理学应与哪些学科和领域进行交叉融合,新时代的地理哲学与地理学理论新的增长点。分会场共有5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特邀报告,8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题报告,吸引了近百名参会人员聆听。


图片


【特邀报告】

在特邀报告环节,张百平研究员以“中华文明起源的关键问题与关键区域”为题进行特邀报告。报告首先指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是一项复杂而巨大的工程,进而以西秦岭西汉水流域考古的两个疑问及隐含的重要地理信息为切入点,详细梳理和分析了新石器遗址分布区与中华文明产生的地理背景,重点阐述了西秦岭的地理结构与意义,并对中华文明起源重大事件进行地理分析,发出中华文明探源需要采用“地下考古”和“地上考古”(先秦文献的地理学解释)相融合的学术论断,呼吁地理学为中华文明探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

          

汤国安教授作了题为“数字地貌研究中的科学辩证观”的特邀报告。报告首先从目前研究过于推崇数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对研究问题的性质缺乏深入的哲学思考,致使研究成果在本体论层面上缺乏科学性为切入,指出假设与命题中的科学辩证观和实践与求证中的科学方法论在数字地貌研究中的重要性。最后,呼吁科学研究的选题需要透过现象深入审视事物发生发展的科学本源,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与剖解,捕捉线索的理论脉络,找到解决问题的主线。


图片      

叶超教授作了题为“朝向治理科学:地理学与其他学科深度交融的路径”的特邀报告。报告围绕地理学与治理如何融合发展这一关键问题,介绍了经典的跨学科治理理论,西方学者对治理理论的研究及思考,以及当代治理研究的前沿进展,系统梳理国内外地理学与治理研究的轨迹与特点,指出地理学的治理研究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呼吁地理科学必须顺应治理大势,积极应对时代挑战,从价值、思想、方法、技术等维度发掘治理与地理融合发展的路径,建立治理研究框架是地理学与治理融合发展的首要任务。


图片

          

董卫华教授以“认知神经地理学:认知神经地理学和地理科学的跨学科交叉”为题进行特邀报告。报告以认知神经地理学概念框架为引,提出认知神经地理学研究目标与挑战,从地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视角揭示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分别从自然环境:青藏高原地区的人类神经学影像研究、城市环境:公共交通出行的大脑时空感知机制、技术环境:长期使用导航工具对空间能力的影响研究、文化教育环境:地理教育与大学生空间能力等四个应用案例进行介绍。


图片


张伟然教授作了题为“‘历史上的中国’概念的理论特性”的特邀报告。报告首先介绍了历史地理的发展、基本理念、科学意义以及研究范式,指出历史地理从沿革地理发展到现在,从杨图无清代-清图必须有-清图疆域与杨图不一致-以清代为基准的脉络阐述中国历代疆城地图研究,以历史地理学的视角来诠释中华文明。


图片


【专题报告】

在专题报告环节,东北师范大学张洪岩教授就“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地理时空”,华南师范大学赵耀龙教授就“历史GIS内涵审视下的宗教时空信息研究”,复旦大学陈荣赓博士就“流量与地方耦合的三重逻辑”,广州大学吴志峰教授就“从‘西学东渐’到‘救国启民’—中国近代地理学演进与使命”,南京师范大学黄旭教授就“地理诗学的不同流派与主要模式”,华南师范大学王丰龙教授就“试论政治地理学与政治学的互鉴”,格拉斯哥大学杨鑫博士就“知识的空间:历史、理论与语境”,广州地理研究所郭杰研究员就“政策流动性的跨学科研究:地理与政治科学的对话”为题作了精彩分享。

    

图片


【专题总结】

吴志峰教授在分会场的最后总结到,尽管本分会场在大会最后一天举行,但吸引了近百名与会人员参加,12点半结束还有很多与会者意犹未尽,成为29日吸引学者最多的分会场之一。此次分会场在中国地理学115周年大会的舞台上召开,高度契合了时代命题,凝聚了地理学史和地理哲学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的力量,会议报告主题观点新颖、内容丰富,各参会人员分享了地理学与历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研究成果,凸显地理学与各学科和领域的交叉融合。通过这次会议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地理学的内在价值和跨学科合作的巨大潜力,为新时代地理哲学与地理学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增长点,为推动地理学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

图片


联系我们

中国地理学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页网址:http://www.gsc.org.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版权所有:© 2001-2012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