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承办,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可持续智能评测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和华南理工大学数字乡村与文旅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共同协办的2024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年会于2024年7月5-7日在广州成功召开。会议得到了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等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来自海内外600余名旅游地理学界与业界人士参加此次学术盛会。本届年会以“美丽中国建设与文旅融合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旅游地理研究与实践促进理解和解决如何通过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问题,最终更好地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目标。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 7月6日,年会成功开幕。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麦均洪,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黄锡忠,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原主任、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会长、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创院院长保继刚教授出席并致辞。 麦均洪副书记致辞 麦均洪在致辞中表示,华南理工大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嘱托,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今年是旅游管理系建院20周年,院系始终坚持融入发展促发展,一直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乡村振兴、文化强国、旅游强国等国家战略需求,特别是在一流人才培养、师资队伍跃升、智库平台建设、地方实践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麦均洪强调,美丽中国建设与文旅融合发展议题意义非凡,期待本次年会的与会嘉宾能够交流学术思想、碰撞文旅火花,希望华南理工大学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各高校、单位通力合作,为旅游地理学科体系建构作出积极贡献。 麦均洪副书记致辞 黄锡忠二级巡视员致辞 黄锡忠在致辞中对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对莅临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广东省是旅游教育强省和旅游研究重镇,黄锡忠充分肯定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层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与参会嘉宾分享了2023年广东省文旅供需两侧发展实效。黄锡忠指出广东正携手港澳加快建设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牢记习总书记“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嘱托,广东省将继续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在推进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黄锡忠巡视员致辞 保继刚教授致辞 保继刚在致辞中表示,旅游地理学更好地实现了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平衡发展,在国内外影响力提升和服务国家战略等层面发挥显著作用。他充分感谢中国地理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各大学术期刊和全体旅游地理学人对旅游地理学发展的支持和贡献。通过回顾旅游地理学“理想主义—现实主义—理想主义的理性回归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三个阶段,结合中国旅游供需矛盾经历的多重转换,保继刚教授指出,中国旅游地理学响应重大问题的能力还未及时提升,代际转换压力增大。保教授呼吁未来的旅游地理学人要继续梳理问题体系,努力探寻理论方法,更好地掌握理论研究技能。 保继刚教授致辞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吴志才院长主持开幕式。 吴志才教授主持开幕式 主旨报告 大会邀请了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彦随研究员,敦煌研究院李萍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院长吴志才教授作主旨报告。 刘彦随:乡村全面振兴目标与创新机制 报告首先解析乡村振兴理论。通过梳理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指出乡村振兴是系统工程,需要五大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对象是一个乡村地域系统,也是一个多级系统,乡村振兴的目标形态是人地关系——多要素的耦合。其次,论述何为乡村振兴科学认知。在总结我国乡村转型发展的阶段特征、乡村地域分异与成效演进规律基础上,提出了通过乡村系统动态格局模拟与情景预测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决策的设想。最后,总结乡村振兴创新路径。一是组织重建,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建设工程。二是产业重塑,推进乡村建设活力提升工程。三是空间重构,推进乡村发展动力建造工程。四是乡村振兴信息化创新路径,即立足乡村地域系统,遵循要素-结构-功能层级体系,建成全国乡村振兴数据库和定边县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多源数据采集、融合与决策等功能。郭远智副研究员代为宣读了报告。 《乡村全面振兴目标与创新机制》报告 李萍: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旅游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李萍研究员作题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旅游管理的探索与实践》的主旨报告。她首先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泥塑、壁画等藏品和保护现状,指出莫高窟建设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保护——开发矛盾。洪水、沙尘暴、日益增长的游客量、病害、洞窟空间狭小、壁画的退化速度惊人都是影响莫高窟寿命的重要因素。敦煌研究院承担了莫高窟游客承载量研究,是保护莫高窟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接着,李萍研究员介绍莫高窟保护三个阶段几代工作者的努力。最后,她以莫高窟数字保护为例,向与会者介绍了莫高窟保护工作的最新实效。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的建成将数字展示与实体洞窟结合起来,成为了莫高窟的“防火墙”,有效调整了洞窟游客承载量,维护了洞窟小环境平衡。以“数字敦煌”、手机终端飞天专线主题参观线路、“寻境敦煌”VR体验项目为代表的保护敦煌虚拟工程成效卓越。李萍研究员指出,敦煌研究院始终奉行“保护是基础、研究是中心、弘扬是目的”的工作理念,在应用数字技术维持资源保护和开发平衡的同时,敦煌研究院也将持续弘扬敦煌文化并壮大保护队伍。 李萍研究员作主旨报告 吴志才:乡村旅游助力广东“百千万工程” 吴志才教授作题为《乡村旅游助力广东“百千万工程”》的主旨报告。吴教授认为乡村振兴应以县域振兴为切入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此背景下,广东省应以乡村旅游为纽带,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重塑乡村价值,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其路径总结为:以生产力系统理论指导乡村高质量发展,完善数据要素、技术、人才、资本、土地的要素配置。通过三产融合实现产业优化,将进一步完成品质生活、绿色发展、文明互鉴的功能拓展。具体而言,一是要素资源配置:实施新型乡村再造。将乡村沉睡资源、沉睡资产通过引进资金激活,需要重新构建乡村运营系统,使其向文化、经济、生态系统延伸。并将人才和数字作为赋能乡村再造的外循环动力。二是产业优化升级: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构建农业产业链两端延伸模型,做生产农业、科技农业、服务农业,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促进三产融合;规划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蓝色粮仓;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洋旅游,打造现代化海洋产业生态圈。三是功能价值拓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包括绿色生态发展,即陆海统筹生态保护格局;生活品质提升,即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均等化;文明交流互鉴,即以国家公园和国家文化公园为载体建设重大文化工程,开展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等。 吴志才教授作主旨报告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戴光全教授主持了主旨报告环节。 戴光全教授主持主旨报告 圆桌论坛:文旅产业数字化的机遇与挑战 开幕式圆桌论坛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逸主持。绍兴文理学院党委书记崔凤军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黄震方教授、湖北大学旅游学院院长余意峰教授、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李渊教授、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曲柳副总裁五位嘉宾围绕“文旅产业数字化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展开热烈而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崔凤军教授认为,旅游开发过程中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正因为数字化而得到调节甚至趋于平衡。数字化给文旅行业带来多种机遇,例如游客承载量、服务环境质量、营销渠道等都变得更为灵活可控。数字化也给文旅行业带来多种挑战,例如危机管理、游客隐私、形式主义(投入大效益少)等问题。但文旅行业依然需要积极拥抱数字化时代,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黄震方教授表示,数字经济来临的今天,文旅和数字融合加深,文旅产业转型是必然趋势。作为文旅从业者和研究者,要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技”;抓住文旅技术升级和产业变革、数据资源拓展文旅消费空间、文旅商业模式和产业生态创新、文旅公共服务和管理效能提升的时代机遇;并在研究层面推动旅游地理的数字化研究转向。余意峰教授认为,在文旅数字化转型时代,当前社会人才结构与数字产业供需不匹配。旅游管理学科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和数字化对接的思维和学科支撑。相应地,人才培养也面对挑战,要抓住新文科建设机遇,打破学科界限,以旅游为起点,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学科体系,培养适应新文科发展的精英式人才。李渊教授表示,作为教学者和研究者,面对社会变化首先要考虑自身定位;在学科交叉过程中,重点考察自身吸收了什么范式,应用了何种方法论;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不断思考空间化背后的旅游逻辑的问题;通过成果交叉,利用数字技术让旅游学在多学科交叉中发出声音;课程数字化升级要与时俱进,勇于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的全校通识课,基于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实践展开虚拟教研室建设。李曲柳副总裁表示,对企业而言,将在地文化和内核的数字化挖掘形成内容表达的过程中,科技应用非常重要。在重大文旅项目的产业生态协同中,跨学科综合性人才贡献了重大力量。年轻群体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消费需求、行业竞争对个性化文旅产品的呼唤以及国家推行的“文化兴城”等政策导向,都给文旅行业带来了重要机遇。 圆桌论坛现场 平行论坛 7月6日下午和晚上,来自各高校的召集人组织了27场平行论坛,聚集了多样化的旅游地理研究话题,其中包含一个英文论坛。同时间段,大会还举办了一个决策咨询报告写作方法的工作坊,一个探讨学术生涯发展的青年学者沙龙,和第一届旅游地理本科生调研大赛。 各平行论坛及专题活动现场 7月7日上午,2024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年会主旨报告和圆桌论坛成功举办并顺利闭幕。 主旨报告 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院长、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所长、未来城市研究所所长及卓敏地理与资源管理系关美宝教授,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徐红罡教授,西悉尼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国际)、《Tourism Geographies》联合主编Joseph Cheer教授作主旨报告。 关美宝:Deploying Advanced Geospatial Technologies and Methods in Human Mobility and Health Research 关美宝教授作题为《Deploying Advanced Geospatial Technologies and Methods in Human Mobility and Health Research》的主旨报告。她首先介绍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ISEIS)对于该校师生进行太空、地理科学、碳中和、公共卫生、智慧城市研究的重要作用。未来,通过制造并发射卫星,研究所将致力于解决环境问题,并关注可持续性、健康和福祉等相关议题。其次,她指出人类在环境中的暴露,即人—环境互动是旅游业和人类流动性研究的重点,也是理解健康和福祉的关键。受到地理背景不确定性、邻里效应平均化和传统研究方法的影响,人—环境互动研究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地理信息大数据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评估不确定性,指导研究在具体的地理空间和情境中理解人类行为与健康福祉之间的关系。接着,通过介绍团队具体研究,关美宝教授着重强调,个体在时间空间过程中的活动或移动过程形成了动态的地理背景,如果忽略个体的移动性和环境要素的时空变化,仅使用静态的地理背景对环境因素进行测度,则无法充分、全面地反映个体的实际经历,从而导致环境健康效应的研究结果出现偏差。最后,对于弱势社会群体而言,流动性对其环境影响的作用或许与其他社会群体相反,对此,关美宝教授认为我们需要明确的政策和干预措施来解决环境正义问题。 关美宝教授作主旨报告 徐红罡: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广义对称性 徐红罡教授作题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广义对称性》的主旨报告。徐教授指出,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思考存在于地球之上的各种要素及其相互联系,旅游作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重要手段,除了关注人本身,还要重视物质环境对象如何发生作用。通过介绍团队三个案例研究,徐教授向参会者解读了包括植物、动物、气等“能动的”物如何深刻影响了旅游体验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同时,徐教授强调,研究人员在不断和物质互动,对周边环境进行感知和身体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使用工具,这也体现出一种广义对称。研究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脑力活动,还会受到具身感知和工具使用的影响和制约。现有研究过多依赖文字、数据等抽象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身体的作用。具身认知试图将心智、大脑与环境统一起来,有可能打破认知上的身心二元局限。最后,徐教授作出总结。在旅游现象中,人与非人在同等的位置,人的实践在人与非人的网络中展开。非人要素并非扮演只能为人所用的资源性角色,而是直接作用于人。广义对称性原则指向一种关系性和过程性本体论。旅游研究对象是生动鲜活的,多样的行动者构成了我们的研究对象和整个世界,要在具体的研究情境下思考研究结论,而研究者的创造性就体现在利用多种器官和工具感知研究世界的无限可能。 徐红罡教授作主旨报告 Joseph Cheer:Diversity in Tourism Research: Appraising the Field and Proposing Future-Oriented Transitions Joseph Cheer教授作题为《Diversity in Tourism Research: Appraising the Field and Proposing Future-Oriented Transitions》的主旨报告。他首先介绍《Tourism Geographies》是唯一从地理学视角探索旅游研究的学术期刊,鼓励作者使用人类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景观建筑、城市和区域规划以及环境科学和管理等多学科方法进行旅游地理研究。其次,他提出“什么是研究影响力”的问题,并进一步解释评价学术影响力的指标有很多,但评判研究的学术贡献不能局限于某一指标,往往需要更广阔的视野。相应地,如何在维护学科多样性和专门性之间达到平衡、如何把握研究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是学术期刊和研究人员所面临的挑战。接着,他阐释“学术影响力”的两个维度以丰富其定义,一是影响的规模,即研究者通过合作、指导等塑造和引领研究方向的能力;二是新的受众类型,即能够获得政府、行业、院校等认可和奖励的更广泛学术成果。影响因子只是期刊影响力的一种评估工具,不是唯一标准,学术成果需要更为全面合理的衡量尺度。最后,他总结旅游地理学家未来研究的转向。一是跳出唯影响因子论;二是平衡批判性与社会政治背景;三是发展本土理论框架,而非依赖西方学术传统的理论框架;四是发挥更大的创造力和冒险精神;五是超越案例研究,建立全球视野;六是将研究围绕热点话题展开;七是打造更具批判性讨论的空间。 Joseph Cheer教授作主旨报告 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张宏磊副教授主持了闭幕式主旨报告环节。 张宏磊副教授主持闭幕式主旨报告环节 圆桌论坛:学术期刊与高质量旅游研究 闭幕式圆桌论坛由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院长助理崔庆明副教授主持。《地理研究》编辑部专职副主编王立新、《旅游学刊》编辑部副主编吴巧红、《人文地理》编辑部常务副主编李九全、《中国生态旅游》编辑部常务副主编宁志中、俄勒冈大学教授苏晓波五位嘉宾围绕“学术期刊与高质量旅游研究”的主题展开交流讨论。 针对理论性文章发表难度的问题,王立新副主编表示,《地理研究》欢迎从0到1的探索和有新意的理论性文章。理论性文章投稿80%以上会被送审,与此同时,期刊对其理论创新水平要求更高。《旅游学刊》即将迎来创刊40周年,吴巧红副主编向多年以来支持《旅游学刊》发展的学术共同体表示感谢。她指出,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为学术共同体所期盼。面对旅游尚未成学的客观现实,本着“有时是引领,总是在服务,永远在同行”的办刊理念,《旅游学刊》也推崇和支持立足实践的理论性探索研究。李九全副主编认为,理论犹如钻石,思想光芒永存。在对现象的深入凝练和总结基础上,跟随性研究也会从不同视角逐渐丰富理论的内涵,因此无论是理论性还是实证性研究都非常重要。但理论文章的影响力是跨越时代的,他希望各位研究者能够与期刊共同努力,做出有理论光芒的研究。宁志中副主编表示,理论、方法和案例构成了科学研究的贡献。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尝试撰写理论性文章有可能是某些研究人员趋于成熟的标志,期刊鼓励和保护这种探索,并愿意给理论性文章送审和修正的机会。苏晓波教授强调,做理论研究一定要有好的切入点,鼓励大家在找到研究立足点之后勇于投稿,并欢迎广大同行就自身研究进行批判、争鸣和交流,实现理论研究的共同繁荣。 针对期刊文章双盲匿名评审机制科学性的问题,王立新副主编表示,双盲审是经过了反复实践确立起来的相对公平公正的评审制度。适当公开评审意见既能体现专家对文章的贡献,也能检验专家是否公平公正,值得考虑。吴巧红副主编表示,中国文化语境、编辑的学术背景、文章的重复率等都是影响审稿形式和学术争鸣的重要因素。审稿意见是否公开需要学术共同体达成一致、充分考虑之后才可以落实。 针对同行评议中的工具使用问题,李九全副主编表示,AI作为一种工具在帮助作者进行文献整理和提升审稿效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也会给文章创新性和客观真实性的保障带来挑战。宁志中副主编表示,期刊和作者都应共同面对工具辅助审稿的现象,目前有尝试应用软件帮助作者和编辑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的工作。苏晓波教授认为,对于已知世界整理归纳和分析,人工智能的工作成效已经超人类。但对于未知世界的研究和探索而言,人工智能比研究者面临更大的未知。学术研究要在已知基础上推进未知,就这一点而言AI难以做到,因此研究者要更加勇于探索未知世界。 圆桌论坛现场 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徐红罡教授作闭幕总结。徐教授对会议承办方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谢。她总结本届年会的基本情况和特色创新: 一是同期组织第一届旅游地理本科生调研大赛,并全程得到了组委会的关照和支持。二是在研究主题上致力于推动跨学科交流,请到关美宝教授、刘彦随研究员作主旨报告。三是组建英文平行论坛,为全球旅游学者提供交流平台,同时向国际推广旅游地理研究。四是设置理论专题平行论坛,例如“媒介思维与旅游地理探索”与“关系性旅游地理研究”等,注重理论性探讨。五是推出“决策咨询报告的选题与写作”工作坊,探讨学术研究如何转变为咨询报告,推动学术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社会。六是研究话题创新,在传统的空间发展研究和游客研究之外,还包含数字化、创业、韧性等新兴话题。 徐红罡教授作闭幕总结 本届年会共收到投稿380余篇,其中全文100余篇。年会组织了27个平行论坛,论坛主题丰富多样,既体现理论思考,又关照现实需求。其中,特别组建一个英文平行论坛,致力于为国际参会者提供交流平台。 年会组织第一届旅游地理本科生调研大赛,从184份有效作品中遴选30份优秀作品进行最终评审,有10支队伍进入决赛,20支队伍获得优秀奖。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原主任、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张捷教授为第一届旅游地理本科生调研大赛10支决赛获奖队伍颁奖。 年会为推动旅游地理学科创新发展,促进旅游地理公众传播,共绘新时代旅游地理学发展蓝图做出有益尝试。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