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天地 - 科普动态

“林超地理博物馆(网络版)”建设预备会在北京召开
发布时间:2018-05-31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为纪念原中国地理研究所所长-林超教授代表中国成功加入国际地理联合会(1949年)的特殊历史贡献,传承和发扬中国地理学会学术传统,中国地理学会于2011年4月29日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了“林超地理博物馆(网络版)”建设预备会。来自中国地理学会、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北京大学、广东省揭阳市(林超教授家乡)政府、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城市规划院、中国科学院数字化博物馆等2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国地理学会张国友秘书长主持了会议,他对广东省揭阳市叶少明副市长亲临会议表示欢迎。他说,在中国地理学会发展百余年历史中,杰出地理学家的作用功不可没,他们是中国地理学会的荣耀和宝贵财富。林超教授在推动中国地理学会走向世界的历程中,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贡献。二年前,在中国地理学会成立100周年纪念活动中,把纪念林超教授诞辰100周年作为该次纪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天,召集大家共同商议建设“林超地理博物馆(网络版)”的有关事宜。中国地理学会希望将地理学的特殊魅力和中国地理学会的宝贵历史遗产结合起来,以数字博物馆的方式向全社会宣传。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葛全胜副所长表示地理资源所非常重视地理博物馆建设,将全力支持“林超地理博物馆(网络版)” 的建设工作。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闯研究员在会上报告了“林超地理博物馆(网络版)”建设的基本思路、设计框架和前期准备情况。她说,作为中国地理学会走向世界第一人,林超教授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宗师,他也是开创中国地理学走向世界新纪元的象征。以林超教授的名氏命名地理博物馆,不仅仅是对林超教授历史功绩的认可和纪念,更重要的是以此作为新的里程碑,激励后人承担起在国际地理界将中国从地理大国建设成地理强国的历史重任。地理博物馆的建设重在馆藏中与地理相关的“实物”,而且这些 “实物”达到 “广博”的程度。在对美国、俄罗斯、埃及等世界顶级国家地理博物馆的考察和调研的基础上,刘闯研究员提出了建设“林超地理博物馆(网络版)”的基本框架结构。即博物馆第一期建设将包括地理学家纪念厅,地理集邮艺术品展厅,贡献者展厅和参观者互动厅。这样的设计也是基于刘闯研究员将一家三代人及其亲朋好友协助积累的、数以数万计、百余个国家的地理集邮艺术品捐赠给“林超地理博物馆”的意向基础上设计的。博物馆的设计将重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深入与浅出的结合。“林超地理博物馆(网络版)”建设将在中国地理学会协调和组织下,采取多方合作、边建设、边上网运行的方式,计划在2011年的适当时机将博物馆第一期建设成果上网即“林超地理博物馆(网络版)”正式开馆。

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地理资源所自然地理与全球变化研究部副主任张镱锂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秘书长、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副所长王晋年研究员、北京大学空间学院副院长秦其明教授、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综合办公室主任刘红辉博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张文奇高级规划师、林超教授家属林燕辉先生等先后在会上就博物馆建设提出建议,大家一致表示将全力配合中国地理学会并积极参与建设好兼有传承和创新意义的“林超地理博物馆(网络版)”。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学数字博物馆主任肖云研究员简要介绍了中科院数字博物馆计划。他表示,“林超地理博物馆(网络版)”的设计和建设很有创意,中科院数字化博物馆建设正在组织“十二.五”计划,并愿意就“林超地理博物馆(网络版)”的建设议题与中国地理学会合作。

广东省揭阳市叶少明副市长表示揭阳市人民为有林超教授这样的揭阳人感到自豪。他代表市委、市政府感谢中国地理学会邀请揭阳市参会,非常赞同首先启动“林超地理博物馆(网络版)”建设的工作,揭阳市将尽一切可能配合中国地理学会建设好值得家乡人民骄傲的“林超地理博物馆(网络版)”。叶副市长同时对“林超地理博物馆”实物馆的建设也提出了意向性的意见,并欢迎中国地理学会以及到会的各位专家到揭阳参观、访问,为揭阳市的发展献计献策。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原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研究员到会并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揭阳市政府领导亲自参会表示欢迎。刘燕华理事长表示,建设“林超地理博物馆(网络版)”是中国地理学会在“十二.五”期间继承与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地理学科学普及的重要内容之一。他感谢大家前期为此所做出的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准备性工作,希望大家齐心协力把这件事情办好,并尽早开馆。



联系我们

中国地理学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页网址:http://www.gsc.org.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版权所有:© 2001-2025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