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强会 - 社会服务

禹城麦谷两熟房寺引黄灌区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在2022年山东省农民丰收节揭牌
发布时间:2024-6-11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2022年9月23日(农历秋分),以“庆丰收 迎盛会”为主题的“山东省庆祝 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在德州禹城市禹王亭广场举行。山东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江成在主会场宣布活动开幕。来自山东省各市、区、县、乡镇代表参加了主会场和6个分会场。


2022年山东省农民丰收节开幕式上,举行了“禹城麦谷两熟房寺引黄灌区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证书和牌匾颁授仪式。中国地理学会大数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科创中国-地标生境(优质地理产品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科技服务团首席专家刘闯研究员代表中国地理学会、科创中国-地标生境科技服务团向禹城市委副书记、市长苏兰武授牌并颁发证书。


图片

图1  2022年山东省农民丰收节在禹城市举行


图片

图2  刘闯研究员向苏兰武市长颁授牌匾和证书


禹城麦谷两熟房寺引黄灌区案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振波副研究员领衔,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德州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禹城市人民政府、禹城房寺镇人民政府,禹城麦香园食品有限公司、北京天航华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组成的团队研究推出,入选“优质地理产品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


图片

图片


当日下午,房寺镇镇长宁传民主持案例现场揭牌仪式,科创中国-地标生境科技服务专家团专家刘闯研究员、王振波博士、李可欣博士;禹城市委常委、副市长周蕾,市场监管局局长刘保萍、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涛;中科生活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琪、禹城市地丰源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春东等;房寺镇代表,房寺镇党委书记柴立宝、种粮大户及村民代表;南开大学大学生科技服务志愿者等五方代表见证了案例的丰收景象并共同为案例现场揭牌。


图片


在禹期间,科技服务团专家赴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禹城综合试验站参观调研,实地考察了实验站小麦、玉米高产种植实验等设施和样地、水面蒸发场、地下水-农田生态系统关键过程综合试验模拟装置等。大家重温了中科院人的“黄淮海精神”。随后,科技服务团专家一行现场调研了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君君乳酪有限公司、禹城市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禹王集团等企业,并与企业领导举行了现场座谈会。


“禹城麦谷两熟房寺引黄灌区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产品曾在2021、2022年北京服贸会展出。通过与中科生活服务有限公司的合作,案例产品已经被纳入“2022年首届中科年货节”产品清单,禹城案例面粉产品荣上中科院科学家餐桌。通过与北京名苑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合作,案例产品被纳入北京市西城区太仆寺街区养老驿站老年人食堂长期定点采购清单,禹城案例面粉产品得到北京西城区太仆寺街区老年人的赞赏和好评。


图片


“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地理学会领衔、纳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创中国”专业科技服务团的行动计划。其宗旨是以开放科学为基本原则,将地理、资源、生态等基础科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地球观测、大数据与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融为一体,保护地理标志,促进乡村振兴,助力可持续发展。


文:李可欣

图片

相关信息


禹城市地处山东省西北部,是山东省县级市,德州市代管。禹城历史悠久,文化丰厚。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西周)建“祝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设祝柯县,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改名禹城。1993年9月撤县设市。禹城地处黄河泛滥沉积河间坡洼地,是大禹治水导河入海功成名就之地。


禹城市房寺镇地处北纬37度黄金纬度线,属典型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属鲁西北黄河冲积平原,地处引黄灌区,水环境达到国家标准。案例区是中国优质小麦和玉米的主产区之一,冬小麦-夏玉米麦谷两熟农业种植模式。案例区小麦种植主导品种为济麦44和师栾02-1,品质高于国家强筋小麦一类水平。玉米种植主导品种为登海605,淀粉含量高,富含精氨酸,品质同样高于国家一类标准。


房寺镇采用规范化种植管理模式,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经营管理方面,依托市属企业禹城市地丰源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带领麦谷加工企业,形成“科研院所+镇街+企业+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粮食产业链条,村民实现一块土地、三种收入(承包地、分红、打工),确保粮食品质和环境保护的同时,提高了种植农户的收益。2021年,种植农户每亩增收300元以上,全镇年增收2.4亿元。


联系我们

中国地理学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页网址:http://www.gsc.org.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版权所有:© 2001-2012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