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中国地理学会大讲堂第二期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C209会议室举行。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教授受邀担任了本期主持人。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研究员莅临会议现场并发表致辞。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副秘书长、《地理学报》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何书金研究员等出席了现场活动。本次活动同时采用中国地理学会B站直播间和腾讯会议进行了网络直播。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贺灿飞教授主持会议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陈发虎院士致辞
本期大讲堂聚焦地理科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协调“人—地”关系来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方创琳研究员作题为《城市群形成演化及生态环境耦合效应》的学术报告,详细讲解了“什么是城市群”“为什么建设城市群”“城市群的发展规律”和“城市群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并提出了未来中国城市群的建设方向。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方创琳研究员作报告
随后,华东师范大学黎夏教授以《全球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环境生态要素影响的空间模拟》为主题,在梳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及其对全球变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基础上,系统的介绍了全球土地利用模拟模型的现状和问题,重点介绍了他自主研发的FLUS模型和GeoSOS软件及其在全球土地利用模拟中取得的精准模拟和在全球城市扩张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量化评估。
华东师范大学黎夏教授作报告
本期大讲堂引发广泛关注,超过2600人通过腾讯会议和在线观看方式参与,方创琳研究员和黎夏教授与线上听众进行了互动交流。
中国地理学会大讲堂是中国地理学会设立的最高学术讲座,是学会为知名专家与学界同行及社会公众搭建“线下+线上”互动式交流平台。旨在提高我国地理科学的整体水平,让国内地理教育者和广大地理科技工作者,以及社会公众了解地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学术动态和国家需求,推动我国地理科学事业发展,促进地理研究成果服务国家建设,活跃学术交流气氛,传播地理科学知识,打造学会活动品牌,助力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同时,号召地理学同仁以专业研究和实际工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四个面向的重要指示。大讲堂分设两个栏目:①致敬经典;②聚焦前沿。遴选地理科学最经典的学术观点、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最有影响的应用研究,特别邀请地理学者进行学术讲演,重读经典唤初心,追求创新向卓越。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