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强会 - 学界动态

纪念竺可桢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2024-6-11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2010年3月7日,是我国二十世纪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先生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日。为缅怀竺可桢先生对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卓越贡献,继承和弘扬他一生坚持和倡导的爱国、求是精神,中国科学院联合中国气象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浙江大学、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等单位于3月26日在京举行了纪念竺可桢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会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出席并作报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秦大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程东红、浙江大学校长杨卫、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原社长翁经义,以及陶诗言、孙鸿烈等10余位院士以及40余位有关部门领导和竺可桢先生家属代表出席会议。

竺可桢先生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在台风、季风、中国区域气候、农业气候、物候学、气候变迁、自然区划等领域,取得过辉煌的成就;竺可桢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的先行者和实践家,他执着的“求是”精神、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卓越的办学成就,在我国教育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竺可桢先生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学部的奠基人和卓越的领导者之一,领导和指导了我国自然区划综合考察、国家大地图集编纂、地学规划制定、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工作,为新中国科技大厦的奠基立业、为中国科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路甬祥在报告中提到,作为我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先生始终关注并“尽毕生之力”开展气候变化研究,他关于气候变化的一系列奠基性研究,对于我们今天认识这一全球重大问题,具有基础的科学意义;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先行者,竺可桢先生始终从科学视角,关注着中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他不仅在学理上大力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而且知行合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倾力躬亲,从世界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进程看,他的这些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科学家较早地、独立地关注并研究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我国科学界对“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前瞻性的早期探索;作为我国现代教育的先行者和实践家,竺可桢先生担任浙江大学校长13年,使浙江大学成为全国著名大学之一,他执着的求是精神、注重通才教育、尊崇思想自由、教育研究结合等卓越的教育思想,更成为我们当前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宝贵财富;作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学部的奠基人和卓越的领导者之一,竺可桢先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分管生物和地学领域,1955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兼任生物学地学部主任,为我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全面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

路甬祥指出,当前,党和人民对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寄予厚望,中国科学院联合中国气象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浙江大学、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等单位共同缅怀竺可桢先生,就是要号召科技和教育界继承和发展他未竟的事业,不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用科技引领和支撑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学习和发扬光大他崇高的精神,特别是他毕生倡导的“求是”的科学精神,“努力为国,以天下为已任”的爱国情怀,“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治学态度,联系实际、不骄不躁、循序渐进的严谨学风;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唯实,开拓创新,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座谈会由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主持。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秦大河、浙江大学校长杨卫、院士代表陶诗言院士、孙鸿烈院士以及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原社长翁经义等从不同方面回顾和怀念了竺可桢先生一生的成就和贡献。


n11841429.jpg

座谈会现场


n11841430.jpg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作报告

n11841437.jpg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主持座谈会


n11841439.jpg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发言


n11841440.jpg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发言


n11841443.jpg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程东红发言


n11841450.jpg

浙江大学校长杨卫发言



n11841452.jpg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秦大河院士发言

n11841453.jpg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原社长翁经义介绍《竺可桢文集》

n11841454.jpg

陶诗言院士发言

n11841456.jpg

孙鸿烈院士发言(中科院声像中心 郭拓飞/摄影)




联系我们

中国地理学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页网址:http://www.gsc.org.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版权所有:© 2001-2012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