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建所70周年暨中国科学院综合科学考察55周年
作者:刘 毅
成升魁 来源:科学时报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 刘 毅 党委书记 成升魁
1999年,根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战略部署,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前身是1940年8月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与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成立于1955年)整合形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简称地理资源所)。
2010年,地理资源所迎来70华诞。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地理资源所及其前身——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为中国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在区域、国家和全球尺度上,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在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综合整治、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等重要领域,取得了一批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研究成果代表了我国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发展的方向与水平。在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和研究所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地理资源所已经成为国内地理科学、资源科学领域学科最为齐全、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研究所,是国家区域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建设重要的科学思想库和人才库,是国际上地理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国一流研究机构。
纵观70年发展历程,地理资源所经历了3个历史性发展阶段,即建所至新中国成立的艰苦创业阶段(1940年~1949年),与新中国共进建功立业、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蓬勃发展阶段(1950年~1999年),实施知识创新工程10年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2010年)。
一、成立于战乱时期 创业举步维艰
1937年中央研究院开始筹建中国地理研究所,并聘李四光为筹备处主任,后因战乱及经济问题未果。1940年8月由中英庚款董事会创建的中国地理研究所在重庆北碚正式成立,黄国璋任所长。所内设自然地理、人生地理、大地测量、海洋4个学科组,并设地图、图书资料、事务等室,全所职工约40人。
1946年上半年,黄国璋辞职,由李承三代理所长。1946年8月,中英庚款董事会无法维持中国地理研究所,将中国地理研究所改为隶属国民党教育部。李承三离所后,由林超继任所长。1947年夏中国地理研究所由四川重庆北碚迁至江苏南京。1948~1949年由罗开富代理所长。1949年南京解放后市军管会文教部接管中国地理研究所。当时只剩下留守员工9名,图书千余册。
二、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急需了解我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发展情况,迫切需要地理学发挥作用。卓越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倡导在中国科学院重建地理研究所。
伴随新中国成长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国科学院地理学科众多研究机构的建立作出重大贡献
1950年6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筹备处成立,竺可桢、黄秉维任筹备处正、副主任。1953年1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在南京正式成立,是中国科学院建院之初组建的第一批15个研究所之一。黄秉维任地理研究所副所长、代所长,周立三任副所长;设有地理学、大地测量学和地图学3个学科组。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加强了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设立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地图、地貌、气候、水文、沙漠和冰川冻土等研究室以及外国地理与历史地理研究组。至此,新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多学科的地理科学研究机构基本发展形成。
1958年国务院决定,地理研究所南京部分迁京集中,11月,地理研究所正式由南京迁到北京中关村生物楼,当时全所100余人。部分人员留南京另行组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现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1964年,地理研究所由中关村迁到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3号917大楼办公。
1956年8月,经中国科学院决定并报国务院同意,大地测量组独立成为测量制图研究室,1958年迁往武汉,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制图研究所(现为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963年,地理研究所协助西南分院筹建地理所西南地理研究室,1965年经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地理所自然地理、地貌、经济地理、地图等方面的部分研究人员调整到成都,与西南地理研究室合并组建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西南分所”,后独立为“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现为“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同年以地理研究所沙漠和冰川冻土方面的研究力量为基础,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冰川冻土研究所”,后分别建立“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现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1978年以航空像片判读利用研究室和地图研究室制图自动化组为基础成立“地理研究所二部”,1979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地理研究所二部独立,成立“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积极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催生和建立了中国现代地理科学的完整学科体系,引领中国地理科学蓬勃发展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地理学的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阶段的特点紧密联系,致力于人—地系统的区域综合研究,以陆地地球系统科学为主要学科方向,研究地理环境的形成、过程、结构及其利用改造,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及区域持续发展,从而催生和建立了中国现代地理科学的完整学科体系,引领了中国地理科学、中国地图学、遥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中科院副院长竺可桢为地理研究所确定了以任务带学科的办所方针,即积极配合国家的基本任务,服务经济建设。按照竺可桢提出的地理学要为农业服务的方针,地理研究所开展了为农业服务的若干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如自然区划),在水利建设、流域规划、铁路选线、农林建设、城市设计和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与院内外许多单位协作,开展了《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中国农业现状区划》等有理论意义、有应用价值和有国内外广泛影响的工作。《中国综合自然区划》首次阐明自然地带性在中国的存在,成为地理学界的经典著作,几十年来一直为我国的有关部门和行业广泛应用。《自然地图集》集地球相关学科知识之大成,充分反映中国自然地理状况,开拓了地图集编辑、制印技术,成为国内首创。中国农业区划应用地理学的方法,开展了全国以及不同行政区域农业区划工作,为我国农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中国自然环境及其分异的综合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创建、开拓了实验地理学、医学地理学等学科领域。上世纪50年代,适应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黄秉维在制订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时提出了自然地理学研究的3个方向,即地表热量与水分平衡、化学元素迁移和转换以及生物地理群落等基础性研究,比世界开展同类研究早25年。根据黄秉维的建议,在石家庄和德州等地开展了定位观测,开创了实验地理学的研究方向。60年代在国内率先开展有关生命元素与地方病关系的研究、“我国低硒带及其与克山病大骨节病病因研究”等工作。
较早开展环境变化研究。在“文革”时期,大部分研究工作被迫中断,但地理所仍然开展了许多有重要意义的研究,例如北京市官厅水库污染防治的研究、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等,使地理研究所成为国内最早开展环境变化研究的单位之一。1972年3月,竺可桢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1973年依照周恩来指示,竺可桢约见黄秉维等谈“近来气候变化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研究所开始关注并开展全球环境变化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逐步转向集中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1995年,研究所在全国最早建立了树木年轮实验室,将气候研究室改建为全球变化研究室,研究涉及历史气候变化及气候变化影响等领域。
在1978年后的近10年时间里,国家提出科学研究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地理研究所的重大科研项目和成果亦都体现了地理科学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特点。先后组织上百人参与了黄淮海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和综合开发研究,经过深入考察、试验、研究,提出了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改造的配套技术和措施。“黄淮海中低产田改造”是中国科学院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卓著与重大成果之一,“引领了我国高新农业科技的发展”。该项成果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完成《中国自然地理》和《中国农业地理》系列专著,成为我国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新的经典著作,是我国地理学应用基础性研究的重大进展和成果。编制了《中国人口地图集》、全国1∶100万地貌图、1∶100万土地类型图、1∶100万土地资源图等成果,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均被国家、地方政府及科研教学部门广泛应用,也为学科发展和研究领域的开拓提供了重要基础。
1979年,吴传钧等提出了复兴人文地理学的战略性口号,为国家发展宏观决策服务的人文地理学发展迅速。以经济地理为主,人文地理的主要分支学科,如城市地理、人口地理、旅游地理、历史地理、社会文化地理等发展迅猛,陆续建立相关分支学科的研究机构。相继开展并完成中国综合农业区划、1∶100万中国土地利用图和中国土地利用专著等成果。
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大道等提出了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的“点—轴”系统理论,丰富了人文—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体系,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中国经济布局、国土开发“T”字型空间结构战略,成为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国土开发和宏观经济布局的基本依据。
至90年代前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振兴,创新和综合成为这一阶段地理学研究的特点。地理研究所与时俱进,也形成了主导研究理论、内容和主要研究方向。其主导研究理论支撑体系是陆地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主导内容是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
引领中国地图学、遥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发展,促进了我国地理科学研究的技术变革
在陈述彭的倡导下,地理资源所在国内最早开展了遥感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研究。1963年航空照片系列制图试验成功,1977年开展遥感图像应用研究,1978年参与领导腾冲遥感试验,1980年倡议开展GIS研究,并组织全国专家编制了我国GIS的规范与标准,为我国这一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85年建立全国地理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志着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地理信息系统开始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环境监测、资源开发、交通管理等领域。地理信息科学成为地理学的重要学科领域之一,地理所为中国地球信息科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奠基性的重大贡献。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重点产粮区主要农作物遥感估产、中国海岸带环境遥感监测与信息系统等7项成果,分别获全国科技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与新中国同行,组织和开展综合科学考察,查明资源、填补科学空白,全面为国家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急需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情况,中国科学院组织了数千人次的综合科学考察,为国家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1955年,为了更好地组织领导我国综合科学考察工作,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成立了“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简称综考会),副院长竺可桢兼任主任,统一领导综合性的资源科学考察研究工作。
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的任务包括:通过国家计划委员会接受国家的任务,由国家计划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主要工作是从国家远景计划出发,进行科学的综合科学考察,收集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情况等资料,综合成自然区划、经济区划,农(林牧)业区划,并提出合理配置生产力的方案;在积累各地区资料的基础上配合有关方面进行全国性的各种区划工作和全面的综合。
50年代后期至“文革”前,综合科学考察工作主要是根据国家第一个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所提出的要求,先后组建和主持了10余个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综合科学考察队,开展黑龙江流域、新疆、青海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黄河及长江流域土壤调查、华南和云南以橡胶树宜林地为主的热带生物资源、西北地区治沙、青甘地区综合科学考察及青藏高原、内蒙古、宁夏等大型综合科学考察。重点任务是“查明资源、提出方案”,即以查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为主,同时提出生产力布局方案。此外,也开展了高山地区如珠穆朗玛峰、希夏邦玛峰地区的综合科学考察。这些科学考察成果为我国经济建设、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从事科学考察研究的科技人才。
在60年代,根据《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西南地区、西北地区、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等3项综合科学考察任务,以及我国西部与北部的宜农荒地和草场资源的综合评价等两个重点考察研究项目。建立了综合经济研究室、水利研究室、矿产研究室、农林牧研究室等4个研究室,为我国资源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孙鸿烈提出了“立足资源,加强综合,为国土整治服务”的办会方针,并对研究室进行调整,设置了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资源经济、工业布局、计算机应用等研究室。至此,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已基本形成了一支专业相对齐全、更能胜任各种大型综合科学考察和研究的队伍。
1972年,遵照周恩来关于重视基础研究的指示精神,中国科学院制定了《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规划》,要求积累基本科学资料,探讨有关高原形成、发展的若干基础理论问题,并结合当时经济建设需要,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自然灾害的防治等进行综合科学考察。1973年,组建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开展了以“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影响”为主要任务的综合研究。1976~1978年又组织对内蒙古、黑龙江、贵州等地进行了专题考察,同期,还结合登山活动组织了我国高山地区的综合科学考察工作。
从20世纪50年代至1999年,以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为枢机,共组织了70多项大型综合科学考察活动,考察范围几乎遍及全国,2万余人参加。通过实际考察研究,不但摸清了考察地区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规律,还在对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的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环境整治方案和建议,考察成果为国家和地方资源开发和生产布局、工农业基地建设、国防建设和生态建设的计划与规划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
率先开展自然资源综合研究,带动了我国自然资源科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
在长期从事资源综合科学考察积累的基础上,组织科技力量进行了许多全国性的自然资源研究工作。1980年开始组织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和中国1∶100万草地资源图编制工作。完成出版了《中国自然资源手册》和《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中国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中国农业发展战略》以及《中国宜农荒地资源》等成果。《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综合研究》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其他7项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全国科技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遥感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在资源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中得到大量的应用。应用遥感技术对黄土高原地区资源环境和重点水土流失区进行调查研究,编制了1∶50万和1∶10万系列图件。开展了西南地区国土资源数据库和黄土高原地区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的研究,并建立了中国自然资源数据库。主持完成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重点产粮区主要农作物遥感估产”研究,成功解决主要农作物遥感估产中的一些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牵头组建了“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和“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组织开展“国情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成立国情分析研究小组,挂靠在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国情研究为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国情小组共完成了第一号至第八号的国情研究报告,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国情研究工作有力推动了我国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综合研究。
20世纪90年代,资源考察研究向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的更高层次的综合研究方向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资源综合研究的中心目标。为了促进我国区域开发,中国科学院于1990年成立了以副院长孙鸿烈为主任的“中国科学院区域开发前期研究专家委员会”,先后组织承担了多项区域开发前期研究项目。进一步加强了全国性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研究,开展了中国自然资源态势与对策研究、中国农业经济研究、中国农业气候资源研究、中国森林资源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等。组织编著出版了《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系列专著、《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等,有力促进了我国自然资源学科的产生。
牵头建成我国第一个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为建立国家层次的生态系统监测和研究网络奠定基础
中国科学院从1988年开始筹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作为中科院前瞻性布署的重大科学工程,为我国生态环境变化的监测、全球变化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平台。
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作为CERN建设的“总体部”和综合中心,负责完成了由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的“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建设项目”和“九五”中科院重大基建项目“中国生态网络系统工程”的建设任务,为CERN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作出重要贡献。通过20年的不懈努力,目前CERN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生态监测和研究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从事生态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以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学合作研究平台。
三、强强联合,知识创新工程10年打造国内地理科学、资源科学领域学科最为齐全、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研究基地
1999年9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地理研究所和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整合,形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
知识创新工程10年来,地理资源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国科学院新时期办院方针,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凝练科学目标、改革运行机制、建设创新队伍、构建创新文化,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努力把研究所建设成为我国地理科学、资源科学和地球信息科学的重要创新基地,国家区域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建设重要的科学思想库和人才库,国家资源环境基础科学数据中心,国家全民地理知识普及的核心基地。
通过不断凝练科学目标,研究所确立了“两大长期科学推动计划、7个重点学科领域”的学科发展格局。两大长期科学计划为:陆地表层系统关键过程与多要素相互作用机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7个重点学科领域为:自然地理与全球变化研究、人地系统与区域发展研究、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地球信息机理与系统模拟、陆地水循环与水资源安全研究、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研究和农业政策研究。形成了以“三个研究部、三个重点实验室、一个研究中心”为创新单元构架的科研组织体系,下设28个学科团队(研究室、中心、站)。
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科技创新基地
通过10年建设,研究所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陆地表层格局变化、地球信息科学、农业政策、水循环等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地理与资源科学研究机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主要包括:
国际—国家—科学院—研究所四位一体的科研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3个国际前沿科学领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水循环与水土资源)为重点,参与国际重大研究计划,承担国家重大任务,服务于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与研究所前沿探索,形成国际、国家、院、所科研力量高度整合的创新网络体系。
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科技创新团队不断涌现,科研、科技支撑和科技管理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凝聚造就了在土地利用、农业政策、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历史气候变化、水循环模拟等领域国际知名,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球信息科学、环境修复、水土资源、资源生态等领域国内领先的创新团队,并形成了与之配套的科技支撑和科技管理队伍。
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平台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在中国科学院的科技创新中发挥了重要科技支撑作用。建成了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中国物候观测网络、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数据中心、国家电子政务工程资源环境数据分中心、CERN综合研究中心、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建设了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水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非法人研究单元;加强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实验室等3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建设。
地理资源科学研究国家队和国家生态环境建设思想库的功能得到了强化。在地理科学、资源科学、生态环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科技国家队的引领示范作用,成为我国区域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建设领域重要的科学思想库和人才库,为建设改革创新、和谐奋进的中国科学院作出了积极贡献。2003年紧急研制完成了可业务运行“国家SARS疫情控制与预警信息系统”,2008年、2010年受中国科学院委托,牵头完成了国家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后重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研究,为国家抗击非典、科技救灾作出了突出贡献。共有160余份咨询建议报告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或被中办、国办刊物采用,积极发挥了科学思想库的作用。
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为服务国家决策和推动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院所两级的战略部署,产出了对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影响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海洋海岸带环境监测与渔业资源信息集成、高精度中国地貌图和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碳水循环研究等方面的理论与应用成果,为国家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为提高对陆地表层系统和人地系统科学规律的认识作出了原创性的科学贡献。
科学普及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彰显了研究所的公益性和社会服务功能。通过自主发展与院地合作,创办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和超图软件公司等知名企业;拥有3个一级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和青藏高原研究会)和《地理学报》、《自然资源学报》等八大学术期刊;建立了以3个野外台站为基地的科技服务和科普基地;《中国国家地理》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科学传媒品牌,建立了国内无可替代的地理科普产业;超图软件公司2009年12月在深圳创业板成功挂牌上市。
院地合作不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拓展。研究所联合地方政府,共同培育、共建联合中心,促进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前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高校等共建机构已达18家,院地合作的社会效益显著。充分利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良好基础,以我为主开展实质性的国际合作研究,地理资源所科学家的国际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构建了多种形式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平台,目前研究所共有中外联合研究机构19个,其中国际组织分支机构11个,双边或多边联合研究中心7个,国际合作重点机构1个。
原创性科学成果支撑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知识创新工程实施以来,地理资源所加强资源环境领域基础性、系统性研究,持续优化科技布局,促进了研究所的学科建设和交叉学科研究,持续产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围绕青藏高原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基础科学问题,以青藏高原及其典型生态地理区为研究区,开展了大规模的野外调查与系统的科学试验,高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格局、过程、效应与适应策略等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承袭原有自然区划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地带性原理与实践》、《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研究》专著。
综合利用中国历史文献中的多种物候记载,重建了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温度年代际变化序列,提出了“在中国,20世纪不是过去2000年中最暖世纪”等科学认识,被Nature、Science及其他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多次引用,触发了国际社会对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的重新评估,为提升中国历史气候研究在国际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
主持推进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科技能力建设计划的实施,大幅度提高了CERN的观测、研究和科技示范的综合能力,全面推动了中国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使我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成为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级生态网络,与美国长期生态研究网络(LTER Network)和英国环境变化网络(ECN)并称为世界三大国家级生态网络。
首次建立了以ChinaFLUX为基础的中国陆地碳通量/储量以及河流碳输送观测研究平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性的试验研究样带平台(ChinaETT),首次获得了中国主要类型生态系统的碳通量/储量的实测数据,建立了生态系统碳循环与碳氮水通量的观测研究方法论体系,发展和完善了生态系统变化的生物和物理化学过程机制和适应性的实验研究体系。
采用国际最先进的生态系统评估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西部的具体情况,参照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计划(MA)框架,采用系统模拟和地球信息科学方法体系,对中国西部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的现状、演变规律和未来情景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形成了中国西部生态系统评估体系,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
污染环境修复的机理过程研究与技术应用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第一种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在湖南建立首个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并在广西和云南等地推广。揭示了北京市土壤(农产品)的重金属空间分布规律和健康风险,绘制了北京市土壤重金属含量和污染分布系列图集。
在环境生物地球化学与人类健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系统研究了硒、砷、碘、氟四大生命元素在环境中的赋存状态和迁移转化规律,揭示了环境致病因素对机体的联合作用;在国内率先开展环境变化与健康研究,建立历史疫病与历史气候灾害的关系,拓展了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内容。
在变化环境下的中国北方地区海河流域、黄河流域水循环研究方面,将非线性系统与水文物理过程相结合,自主研发了流域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DTVGM),建立了水循环综合模拟系统HIMS,定量识别了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率。
在地球信息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获得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提出一系列空间信息认知、空间数据挖掘、信息可视化的方法模型,为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围绕海岸带及近海海洋遥感信息分析与集成环境研究与技术软件开发,成功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具有统一空间基准的多源、多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网络共享系统,为国内外用户提供了用于中国海岸带资源与环境调查研究和规划的数据基础。研制成功海洋渔业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服务系统。建成了国际上第一个国家级地貌数据库共享系统,出版了海陆一体化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貌图集(1∶100万)》,填补了该领域国内外空白。立足技术创新,成功地研制出新一代大型GIS软件平台SuperMap,成为国内GIS软件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品牌。
建成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整合集成国内外地球系统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型分散科学数据资源,通过网络化的数据服务为我国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变化等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支撑。
在农业科技投资、转基因农作物技术发展策略和生物技术政策研究领域,建立了科学、系统的农业生物技术对农业发展影响的评估和前景预测模型。系列研究成果在Science和Nature发表后,受到国际学术界和科技发展战略分析家的广泛关注。
系统地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开展了深入研究,创立了以地域功能与空间结构为核心的地域开发理论体系,获得2009年度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对我国区域发展的自然与人文基础以及科学机理进行了系统阐释,对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化等重大战略的形成、调整和部署,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在国家战略决策中发挥了关键的决策支撑作用,很多咨询建议得到中央政府采纳并转变为政府决策行为,确立了地理资源所在国家区域发展决策中科学思想库的战略位置。主持完成了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中国人口发展功能分区、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东北振兴规划、汶川和玉树地震灾后重建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等国家级规划和区域规划工作。不仅成为中央政府实施空间管理的科学依据,而且成为地方和部门编制规划的示范样板。
深入实施人才强所战略,凝聚培养优秀人才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几十年来,地理资源所培养造就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形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理科学、资源科学和地球信息科学交叉集成研究科学家群体,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不少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5年起,地理所开始派遣留苏实习生和留学生;1956年开始招收培养我国地理界第一批研究生;1978年中国科学院率先在全国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时,地理资源所即设有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981年地理资源所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55年来,地理资源所已累计培养硕士生1012名;博士生1305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先后成长为科研院所、高校的学术带头人与科技领军人物,承担着国家重大的科研课题任务;或成为行业与部门的精英骨干,为国家经济建设、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010年在学研究生635人,在站博士后133人,现每年硕士、博士毕业生超过200人。
目前,地理资源所拥有地理学一级学科与自然资源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农业经济管理4个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生态学、气象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9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地理学和生物学(生态)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2010年,研究所在编职工570余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研究员117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66人,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10人,外籍青年科学家6人,客座研究员54人。中国科学院入选者2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科研人员17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中科院海外创新团队1个。
四、创新跨越 再铸辉煌
截止到2010年,地理资源所先后出版学术专著15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3万余篇,软件著作权登记170件,专利授权70项。主持完成科研项目中获得国家、中国科学院、国家部委和省(市、自治区)各种科技奖励230余项,参与完成科研项目中获得各种奖励168项。这些重要成果不仅服务了国家与地方战略目标与需求,同时也全面支持了地理科学、资源科学、地球信息科学与生态学研究方法论的创新和发展,有力提升了研究所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能力。
当前,“创新2020”的号角已经吹响,要保持地理资源所在资源环境领域和可持续发展相关领域的特色和优势、继续发挥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真正起到中央领导期望的中国科学技术“火车头”的作用,地理资源所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国内外同类型优秀研究机构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在实施“创新2020”过程中认真研究和解决。
回眸70年,一代代地理资源所人筚路蓝缕,栉风沐雨,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不懈努力,艰苦奋斗,不断在华夏大地上为中国和世界的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研究领域谱写辉煌,成就举世瞩目,永载史册。
70年是地理资源所成长和发展的诗篇与卷帙,是继往开来、再铸辉煌的新起点。勇于开拓、自强不息、追求卓越、求真务实的地理资源所正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和胆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以创新为民为宗旨、以科教兴国为己任”的科技价值观融入到自身的科学事业发展中,认真谋划、实施“创新2020”,不断创造我国地理科学与资源科学新的辉煌,努力把地理资源所建设成为在亚洲及国际上资源环境领域位居前列的著名研究所!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