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强会 - 学界动态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8年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兰州召开
发布时间:2024-6-11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2008.12.23  中科院寒旱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8年学术委员会会议于2008年11月29日至30日在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7楼会议室举行。

本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共15人,出席本次会议的委员有程国栋、吴国雄、秦大河、姚檀栋、傅伯杰、周卫健、沈吉、何大明、董兆乾、张人禾、董文杰、丁永建、任贾文、刘时银等14人,张占海委员因临时有事请假。科技部基础司卞松保、甘肃省气象局副局长张强、中科院寒旱所副所长吕世华、所长助理张小军、科研处处长刘光琇、副处长张景光等领导莅临会议。实验室全体人员、博士后和研究生都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共计约120人。

会议主要有三部分内容:1、实验室工作汇报;2、实验室研究进展学术报告;3、学术委员会讨论实验室发展规划并审议实验室开放基金。

在实验室工作汇报之前由实验室主任秦大河院士主持简短的开幕式。他首先介绍了召开这次会议的背景、会议议程以及参加会议的人员。随后,寒旱所副所长吕世华致欢迎词,科技部基础司卞松保、中科院资环局局长傅伯杰、甘肃省气象局副局长张强分别致辞。

在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吴国雄院士主持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任贾文从实验室概况、研究项目、经费、论著和获奖、研究工作进展、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开放和运行管理、发展规划等6个方面,向学术委员会议作了实验室工作汇报。随后,实验室研究人员王宁练、刘时银、侯书贵、效存德、叶柏生、杨梅学分别就黑河上游山区水资源主要形成高度带的同位素示踪与观测研究、中国冰川资源调查进展、南极冰盖现代降水稳定同位素及冰/气年代差、南极冰盖Dome A浅冰芯初步结果及深冰芯研究展望、冻土退化对水文过程影响研究、基于GAME-Tibet IOP的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特征的研究进展进行汇报。

在学术委员会主任程国栋院士主持下,学委会委员和有关领导,首先对实验室加入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一年来的研究工作进展、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实验室发展规划和开放基金进行了充分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大致归纳如下:

1.进一步细化长期、中期和短期等不同阶段的战略目标和规划。长期规划需要宏观一些,确定主导的科学问题,如冰川消失后的影响、预测的准确性、季风和西风的相互作用等;中期规划,如极地研究方面;短期规划重点是2009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验收和2010年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

2.实验室短期规划的任务重,压力大。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一般需要3至5项拳头成果,需要实验室进一步组织、集成和凝练六个团队的成果,以便充分体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水平。  

3.协调研究方向和重大项目之间的矛盾,重视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结合。国家重大项目是按照国家需求分类,未必与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一致,所以更加需要有机地结合长期目标与阶段性成果。

4.加强与其他单位的合作。无论是完成大的研究计划,还是建设野外监测平台,都需要与其他单位的合作,如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单位,发展中国冰冻圈和亚洲冰冻圈的研究。

5.加强学科间的交叉。国际性大成果一般源于学科间的交叉研究,实验室今后需要加强试探性交叉研究,如冰川、冻土与沙漠,地理、大气、环境与生态,冰冻圈对水文、生态、社会活动等影响。学科交叉不仅有利于拓展研究内容和解决大的科学问题,也有利于研究成果的原始创新。

6.重视原创性研究。创新就是科学发展观,原始创新成果更重要。实验室需要进一步加强力度,支撑原创性成果。

7.完善和规范观测体系的建设,争取建成国家的冰冻圈观测平台,为全球GCW(Global Cryospheric  Watch)做出贡献。科学发展首先在于观测体系的发展,实验室应该尽快正式出版冰冻圈野外监测规范,以便成为国际参考。

8.加强冰冻圈过程和机理的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既要发现问题、揭示现象,还要解释其原因,如关于大气环流与冰冻圈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  

9.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条例,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完成实验室认证,使实验室的运行管理更为高效。

10.加强极地研究,促进南极深冰芯研究。目前Dome A昆仑站已经开始建设,实验室在Dome  A地区科学研究中应当发挥重要作用。在加强北极冰川变化监测的同时,冰川水文、生态等研究工作也应当开展起来。

学委会委员还对2008年度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进行了评审。本年度符合科技部要求的开放基金申请共15项,经讨论并书面投票,有8项被批准,拟资助金额共60万元。 

最后,寒旱所副所长丁永建研究员代表研究所感谢学委会委员、各有关领导和特邀专家对实验室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并表示会后实验室应该召开主任工作会议,按照学委会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安排和部署未来两年的工作。


联系我们

中国地理学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页网址:http://www.gsc.org.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版权所有:© 2001-2012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