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强会 - 学界动态

四川省地理学会科普研学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交流会在绵阳师范学院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4-02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2025年3月27-30日,四川省地理学会科普研学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交流会(暨研学旅行设计大赛)在绵阳师范学院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科普研学助力地理学科创新发展”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省高等院校、教科院所、中小学、博物馆及政府部门的200余名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及学生代表,通过主题报告、分会场研讨、研学旅行设计大赛等形式,共商地理科普研学发展大计。


3月29日上午,开幕式在绵阳师范学院厚德楼报告厅举行。绵阳师范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陈浩教授主持,四川省地理学会副秘书长胡颖、绵阳师范学院科技处处长韩黎分别代表四川省地理学会和绵阳师范学院致辞,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何勇出席开幕式。

主会场


主会场特邀7位专家作专题报告,报告内容涵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服务等多领域,为地理科普研学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范本。四川省教科院韩加强提出中小学研学课程设计应注重“学科融合与实践导向”,结合案例强调研学课程应打破学科壁垒,注重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绵阳市教科所谌建民通过构建“中学生地理实践力动态监测体系”,强调评价机制对素养提升的推动作用;5·12汶川地震纪念馆黄艳以场馆资源为例,探讨“灾难教育+科技赋能”的科普新模式;四川师范大学程武学呼吁通过“天地协同”研学活动深化地理科学认知;乐山师范学院乔恒忠解析峨眉山—乐山大佛的地球科学科普研学价值;绵阳师范学院蒋溢系统阐述了地理研学活动的三维设计框架,建立包含知识掌握、实践能力、情感态度等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绵阳师范学院林孝先分享“科普苔”团队在高校科普志愿者组织化建设中的实践经验。

特邀报告


下午的分会场活动分为教师组与学生组。13位高校研究者与中学一线教师在教师分会场围绕跨学科科普研学、资源开发、项目式学习等主题展开交流。12组学生代表在学生分会场展示创新科普研学案例。

分会场


28日还举行了研学旅行设计大赛,29支参赛队伍赴北川老县城遗址实地考察,围绕地震、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等主题完成方案设计。教师组与学生组分别进行答辩,评委组从方案的主题契合度、完整性、可行性、教育学、创新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最终评选出优秀案例,展现了地理学科的实践魅力。

研学旅行设计大赛会场


此次会议为四川省地理科普研学事业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通过学术与实践的双向融合,为地理学科创新注入了新动能。


本次会议由四川省地理学会科普研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绵阳师范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原资源环境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科普教育平台(简称“科普苔”)承办,四川世界遗产普及基地、四川民间文化普及基地、谌建民名师工作室、付顶斌名师工作室协办。


合影


(四川省地理学会供稿)


联系我们

中国地理学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页网址:http://www.gsc.org.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版权所有:© 2001-2025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