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天地 - 科普动态

跨越湘黔桂,城湖山江海间,助推地理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记第十五届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广西段)
发布时间:2024-6-11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在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美好时节,第十五届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在美丽的绿城南宁迎来了圆满收官。在“城湖山江海,寻道湘黔桂”主题的引领下,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200余名师生们,自7月28日从湖南师范大学启程,跨越湘黔桂三省区、行程达到2500多公里。在为期16天的实习行程中,师生们穿越壮丽的自然风貌,探寻深厚的文化底蕴,将课堂延伸至广袤的大地与蔚蓝的海洋之间。此次联合野外实习活动不仅加深了学子们对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理解,更加促进了校际间地理学科教育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呈现了一场学科交融、探索求真的学术盛宴。


权威引领,共筑梦想舞台

本次联合实习活动得到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工作委员会的权威指导,确保了实习选址和内容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同时,全国大学生地理学野外联合实践教学高校联盟、教育部全国地理学联合实习虚拟教研室以及湖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和南宁师范大学的强强联合,资深专家和青年教师组成的实习导师团队,为实习活动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这场关于家国情怀、拔尖人才培养和学科担当的壮丽旅程在八桂大地这片热土上留下了探索的足迹。


区域特色与国家战略、科教融合凸显

广西地处中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缘,四面环山,中间地势略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状,呈盆地状特征,东临北部湾。广西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这里独特的复杂多样地质地貌和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条件,使其成为我国南方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区域之一。广西具有奇山秀峰、如诗如画之“山”,婀娜多姿、溪流涓涓之“江”,清澈蔚蓝、生生不息之“海”,边疆巩固、民族团结之“边”, 文化璀璨、风采各异之“少”,繁荣发展、共同富裕之“村”,源远流长、传承发展之“史”。


广西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面向东南亚,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城市群、珠江—西江经济带、平陆运河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广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格局和对外开放大局、走向东盟、走向世界中将发挥独天得厚的区位优势。


本区域地理学主要以广西山江海边地域系统为核心,向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盟和大湾区辐射(三沿三联三市场,开放窗口、战略腹地)。采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测试分析与专业实验、地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模型平台等方法技术,以环境演变—地域系统—资源利用为主线,开展斜坡带-海岸带环境演变与区域响应、山江海地域系统耦合机制与可持续性和北部湾陆海资源利用与生物多样性维持等三个方向上研究工作和社会服务。在斜坡带-海岸带(斜坡带、海岸带、近海域) 环境演变机制、区域响应及其生态修复技术应用,山江海边(山江海、流域、保护地、边境、乡村)地域系统人地耦合与国土空间优化技术应用,北部湾陆海资源(地标作物、海洋牧场、资源生命共同体、固碳增汇)利用与智慧技术应用等领域取得系列成果。


根据广西区域特色、国家战略和承担单位研究成果,联合实习广西段聚焦:斜坡带—海岸带—新运河,岩溶—边境—海洋,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经济带与江海联动(西江流域—北部湾海岸带)高质量发展;主要实习内容:乐业天坑群-世界地质公园-西南喀斯特国家公园;斜坡带田东高岭坡旧石器遗址与早期人类起源;百色起义纪念公园与黄文秀优秀事迹展;德天跨国瀑布与边境旅游发展;北部湾不同类型海岸带地貌时空变化与驱动机制、景观和生态环境,以及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等重要科学问题。


图片

图1. 平陆运河经济带—山江海地域系统(三沿)—粤港澳大湾区-西南中南地区-东盟(三联)


图片

图2. 本次联合实习广西段实习点分布图


穿越自然与人文的壮丽画卷

(1)乐业大石围天坑:探秘地球的自然奇观

广西段实习的第一站,实习队伍来到入了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在方圆不到20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岭里,分布着24个天坑,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被誉为“世界天坑博物馆”。本次实习主要考察了乐业天坑群中的大石围天坑东峰、马蜂洞和玻璃栈道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望着那深不见底的巨大坑洞,学子们无不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南宁师范大学林清教授、卢炳雄副教授等来自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地理与海洋研究院的带队老师,为学子们讲解了大石围天坑的形成过程与成因,引导同学们思考天坑与地下河系统以及地质构造运动的关系。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实习队伍沿着崎岖的小径深入到大石围天坑马蜂洞内部,近距离观察洞内堆积物的岩性与结构构造特征,探讨其成因与演变过程。这一刻,书本上的知识仿佛活了过来,化作了眼前震撼人心的景象,让在场每一位学子都深刻感受到了地理科学的魅力所在。


图片

图3. 实习队伍在乐业大石围天坑考察


图片 

图4. 实习队伍在乐业大石围天坑马蜂洞内考察


(2)百色起义纪念公园: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精神血脉

广西段实习的第二站是百色市右江区的百色起义纪念公园。首先,实习队伍在小平纪念广场上举行了庄重的敬献花篮仪式,向革命先辈们表达了最崇高的敬意。


随后,队伍转赴百色起义纪念馆,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馆内陈列的珍贵文物、历史照片以及生动的讲解,让学子们仿佛回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他们在这里不仅学习了革命历史,更引发了对地理环境要素与社会变迁之间紧密联系的思考。在百色起义纪念公园,学子们还参观了黄文秀优秀事迹展。通过参观学习,学子们体会到应当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承担地理人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

图5. 讲解员为实习师生讲述百色起义


图片

图6. 认真聆听黄文秀先进事迹


(3)百色旧石器田东高岭坡遗址:追寻古人足迹,探寻史前文明

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色旧石器高岭坡遗址,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联盟理事长郑祥民教授、南宁师范大学黄胜敏研究员、李国山博士、高超博士和田东县博物馆的讲解员为参加实习的师生们详细介绍了百色盆地质地貌背景知识、“百色手斧”的重要科学意义、百色地区芒果、火龙果等特色经济与地理要素间的关系等。实习师生还与带队老师们就中国南方第四纪年代学困境、网纹红土成因机制等多个感兴趣的科学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亲身进入发掘现场后,学子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感受到了古人类利用石器工具狩猎采集、繁衍生息的场景,仿佛亲眼见证了80万年前那场绚烂而又恐怖的玻璃陨石雨。通过实地考察与带队老师的讲解,学子们对史前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对中国南方早期人类起源以及古人类活动与环境演变的响应过程也产生了浓厚兴趣。


图片

图7.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色旧石器高岭坡遗址讲解现场


(4)德天跨国瀑布:见证自然和谐共生的壮丽景观,构建美美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德天跨国瀑布以其横跨中越两国的独特地理位置和磅礴壮观的水势吸引了实习队伍的目光。在这里,学子们通过“相识德天、探索德天、回味德天”的考察方式,在领略美好自然风光的同时,也与带队实习老师一起探究了德天瀑布的形成与资源价值、边境土地利用与国土安全、寻求人地和谐路径等方面的内容。学子们也更深刻体会到了跨国界水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加深了对构建人地和谐、美美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


图片

图8. 南宁师范大学张建兵研究员在德天跨国瀑布为师生们讲解


(5)防城港海岸带:守护绿色生态屏障,探索海岸变迁过程

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南方沿海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在这里,学子们亲眼见证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独特魅力与重要作用。他们沿着木栈道漫步于红树林之间,观察着生物在这里和谐共生的场景。福建师范大学吴福忠教授、高雄师范大学罗柳墀教授以及南宁师范大学的带队老师为学子们详细讲解了红树林的生态功能、保护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等内容,也就同学关心的科学问题,如红树林的群落特殊性、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答疑解惑。


图片

图9. 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联盟理事长郑祥民教授在江山半岛怪石滩为实习师生讲解海岸地貌


在江山半岛怪石滩,实习队伍沿着海岸线前行,观察着那些被海水侵蚀而形成的奇特岩石形态和纹理结构。通过华东师范大学郑祥民教授、高雄师范大学罗柳墀教授和南宁师范大学卢炳雄副教授等专家学者的讲解,学子们对基岩海岸地貌、怪石滩的形成与演化、地质变迁的过程和规律、潮间带生物多样性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图片

图10. 实习师生在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红树林


(6)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共绘西部发展新蓝图

实习队伍冒雨参观了钦州市仙岛公园(逸仙公园),并在孙中山铜像前缅怀先生的不朽功勋。孙中山先生在他所著的《建国方略》中,提出了打通珠江、西江及北部湾,建设钦州港的构想,为后人修建平陆运河提供了理论构架。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工程,平陆运河将珠江水系与北部湾紧密相连,不仅极大地缩短了西部地区与东南亚的航运距离,更为广西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平陆运河不仅是一条运输通道,更是推动西部地区对外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平台。通过参观运河施工现场,学子们亲眼见证了工人们辛勤将蓝变为现实的历史性时刻。随车的带队老师还为学子们讲解了平陆运河的规划、建设进展以及其对区域经济的深远影响,及其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必要性和重要性。


图片

图11. 实习队伍考察钦州市仙岛公园


(7)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国际区域合作的新典范

联合野外实习的最后一站,学子们走进了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和华谊钦州一体化基地,见证了国际合作与产业融合的新典范,亲身感受广西实现从点到线到面全方位陆海联动、江海贯通、边海衔接,加快推进向海图强的战略部署。这两个项目不仅是中马两国友好合作的结晶,也是广西乃至中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在中-马产业内,园区负责人带领学子们参观了现代化的生产线、研发中心和物流园区,了解了企业的运营模式、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情况,亲身感受广西实现从点到线到面全方位陆海联动、江海贯通、边海衔接,加快推进向海图强的战略部署。师生们更加深刻了解到“两国双园”的国际合作新路径给经济发展带来的优势和便捷,同时深感自己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家快速发展新时代。


图片

图12. 实习队伍参观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


成功寻道,未来可期

随着野外实习活动的圆满结束,闭幕式在南宁师范大学隆重举行。闭幕式第一项议程为实习成果汇报,汇报环节由南宁师范大学赵银军教授和张建兵研究员主持,来自北京大学彭书时教授、高雄师范大学罗柳墀教授、西北大学何毅副教授、武汉大学代侦勇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易立文教授、南宁师范大学卢炳雄老师等组成点评专家。12个小组依次上台,以桉树的种植、喀斯特地貌、百色芒果、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为选题,汇报了在湘黔桂三省(区)的名城、名山、名湖、名山、名江、名海实习活动中的收获及心得体会,展现了地理学子们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闭幕致辞环节由南宁师范大学地理与海洋研究院党委书记黄胜敏研究员主持。张国友研究、郑祥民教授和卢远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他们对本次实习活动的成功举办和取得的丰硕成果表达了一致肯定,对实习队伍表现出的紧密团结、克服困难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意志表示赞扬,并对承办单位师生的辛勤付出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他们指出,希望广大地理学子能够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和人生经历,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勇攀高峰,也希望各高校能继续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为我国地理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随后,主办方还对表现突出的指导老师和学生进行了表彰和奖励,出席活动的嘉宾为荣获“卓越实习生”“优秀指导教师”的师生颁发荣誉证书,并鼓励他们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勇于创新实践。


随后,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联盟理事长郑祥民教授、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联盟秘书长周立旻教授,南宁师大地理与海洋研究院长胡宝清教授、南宁师大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卢远教授共同为“教育部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虚拟教研室成员单位”“全国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教学联盟”进行揭牌,闭幕式圆满落幕。


图片

图13. “卓越实习生”获得者上台领取证书


南宁师范大党委副书记侯代忠教授在闭幕式总结讲话中感慨道,在过去的16天里,联合野外实习师生共同探究祖国的山江海,追溯区域人地关系的演变,体察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祖国大好河山和蓬勃发展有了更深的认知;对地理学经天纬地、经世致用的学科功能有了更深刻的认同;对祖国追求自立自强、人地和谐、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的中国式现代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是一次了不起的实习活动。他充分肯定了本次地理学联合实习在增强学生实践技能,提升学生地理学综合素质,促进校际交流的重要作用,倡议师生传承科学精神、人文关怀与团结合作,共推地理学科发展。


“城湖山江海,寻道湘黔桂”,这不仅仅是一次地理学的实习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的蜕变。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在祖国这片城、湖、山、江、海交织的广袤土地上,广大地理学子将继续秉承探索求真精神,用所学知识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这段“城湖山江海,寻道湘黔桂”的实习之旅,也将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记忆之一,永远镌刻在心底。


图片

图14. 全体领导专家与联合实习师生闭幕式合影


撰稿人:李国山、高 超

核稿人:黄胜敏、胡宝清

推送单位:南宁师范大学地理与海洋研究院、广西地理学会


联系我们

中国地理学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页网址:http://www.gsc.org.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版权所有:© 2001-2012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