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3 -15日,在中国地理学会的直接领导下,在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衡阳师范学院、山西大学的共同主办下,在衡阳师范学院的具体承办下,“中国传统村镇协同保护与发展南岳论坛暨《碛口宣言》发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雁城衡阳成功召开,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地理学、建筑学、城乡规划、民俗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文物学、考古学、文化学、旅游学、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等多领域研究的特邀专家和政府管理人员80余人出席了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中国传统村镇的协同保护与发展”和“旅游+时代的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本论坛是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6个小而专的微型高端论坛。
出席本次论坛的专家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宋长青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处长冷疏影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方创琳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衡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刘沛林教授,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陆玉麒教授,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修春亮教授,中国地理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何书金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甄峰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实施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山西省建设厅副厅长李锦生教授级高级规划师,中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段超教授,山西省建设厅总规划师翟顺河高级规划师,山西大学社科处处长贺天平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中心办公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王心源研究员,《地理研究》杂志副主编、编辑部主任朱晓华副研究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于希贤教授、韩光辉教授、武弘麟教授、阴劼教授,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所长魏晓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曾菊新教授,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副院长章锦河教授等。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衡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刘沛林教授主持,衡阳师范学院校长皮修平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宋长青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方创琳研究员、山西省建设厅副厅长李锦生教授先后致词。论坛期间,刘沛林教授做了“从《碛口宣言》到《南岳共识》---中国传统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十年回顾与前瞻”、王心源教授做了“空间信息技术与数字文化遗产保护”、段超教授做了“少数民族古镇文化传承与发展”、甄峰教授做了”基于大数据的传统村镇数字化保护框架”、张小林教授做了“文化演进与江南乡村空间转型”、张世满教授做了“碛口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杨永春教授做了“文化马克思主义塑造城市风貌:银川市建筑景观的伊斯兰化现象”的大会学术报告,会议期间考察了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文化茶艺实训室的学术沙龙和石鼓书院。
论坛第二天在衡阳市南岳区人民政府三楼会议室由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方创琳研究员主持发布了《中国传统村镇协同保护与发展的南岳共识》(简称《南岳共识》)。发布会上,南岳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文运芝同志致词并介绍了南岳区总体发展情况,山西省建设厅副厅长李锦生教授级高级规划师介绍了《南岳共识》发布的背景,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衡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刘沛林教授宣读了《南岳共识》,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宋长青研究员对《南岳共识》的发布意义和学术价值做了重要阐释。
发布会结束时,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方创琳研究员对本次论坛和发布会做了简要总结,认为本次论坛组织得非常成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系统总结了《碛口宣言》发布10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对推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古村古镇保护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为《南岳共识》的发布奠定了重要基础;二是通过多学科协同创新和深度研讨,达成了推动中国传统村镇协同保护与发展的10项内容,发布了《南岳共识》,这一共识将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智慧汇集在一起、协同在一起,以《南岳共识》为行动纲领,共同投身到中国传统村镇保护与发展的研究、宣传与规划建设中去,继续为国家新型城镇化与古村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三是通过集中研讨和大数据、遥感与GIS等技术的应用,推动中国传统村镇保护与发展理论及方法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南岳共识》的发布是学术界和政界继《碛口宣言》之后,又一个推动中国古村古镇协同保护与发展的新的重要里程碑,这一具有新里程碑的《南岳共识》,将成为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提出的“留住乡愁”的重要指导方针。
在《南岳共识》发布前,得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陆大道院士、李文华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的郭华东院士的鼎力支持并在《南岳共识》签名书上签名,参加签名的专家还有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湖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西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山西省住建厅、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衡阳师范学院等30多个单位的80多位代表。
(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传统村镇协同保护与发展南岳论坛开幕式现场
中国传统村镇协同保护与发展南岳论坛全体代表合影现场
《南岳共识》发布会照片
《南岳共识》发布会合影留念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