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以来,中国地理学会逐步建立了综合学术年会制度,每年举办一次大型学术年会。到2012年,已经在北京(1999,2000,2002,2005,2009)、上海(2001,2010),武汉(2003)、广州(2004)、兰州(2006)、南京(2007)、长春(2008)、乌鲁木齐(2011)、开封和郑州(2012)连续召开了14次年会,会期规模由300人逐渐扩大到1300人。其中2009年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暨学术年会规模更是超过了2000人。由于我国地域范围广大,学会会员和地理工作者遍布全国各地,如何为广大会员搭建更多、更广泛、更便捷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提供高质量服务,是摆在学会面前需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为此,中国地理学会在此前参加中国科协改革试点工程,建立区域代表处的基础上,在中国科协学会能力提升专项的支持下,决定改革学术年会制度,即每两年举办一次综合学术年会,其间在全国各地不同地区不同时段召开区域学术年会。
2013年,中国地理学会采取新的学术年会组织办法,先后在昆明、兰州、天津、武汉、大连、福州和广州召开了七次区域学术年会,参加人数为2400人次,会议分别由西南地区代表处、西北地区代表处、华北地区代表处、华中地区代表处、东北地区代表处、华东地区代表处和华南地区代表处与有关单位联合承办。
从这七次区域年会的规模和学术交流情况看,有以下几点创新:
一是基础地理教育工作者和研究生人数较多,表现活跃。从各区域年会的规模上看,平均参会人数达300人。各届大会均邀请地理学领域权威专家作报告,吸引了众多青年地理工作者前来学习,有助于青年学者领略名家风采、了解学科前沿、展示自身成果;同时,促进了同行认可。分会场上学者自由讨论,精彩纷呈,报告、讨论与点评交叉进行,尤其对研究生的指导意义非常重大。
二是从主题到交流内容,区域特点明显,对区域科学和经济发展均有指导作用。会议主题和专题报告体现出了“专精尖”的特点,全面反映了我国在相应科学领域研究的最新前沿。无论是大会学术报告还是专题学术研讨,代表们都能畅所欲言,充分展示各自研究领域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探索各领域间的交叉与融合,立足把先进的科学理念和科技知识融于社会实践中,为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区域经济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三是通过举办不同区域学术年会,让各地区的地理界同行们能够感受到近距离参加大型学术会议的方便,也让其他地区的学者们,有更多机会参加在不同地区举办的重要学术活动。
四是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地理学会长期以来致力构建的学术交流平台。七大区域年会的成功举办,充分显示了中国地理学会以及各省市地理学会作为学术团体的桥梁作用和纽带作用,为全国各省市的科研、教育和管理单位进一步密切合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也充分调动了区域内各省地理学会资源,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扩大了省际间的交流,密切了学会间的联系与合作。
2013年中国地理学会首度开展新的区域学术年会制度,在各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希望全国的地理工作者能够积极响应并参与学会组织的区域性学术会议和其他活动,在提升自身学术能力的同时,也能更好为我国地理科学的建设做出贡献。
从2015年起,中国地理学会将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按照区域年会格局,适时、适量地继续组织召开区域性年会。
【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历次区域年会简报】
2013年4月27-29日,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西南地区学术年会在昆明云南大学召开,来自60余家研究和教学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中学、教科所、教研院、出版社、编辑部、媒体机构和公司等)的240余人出席了会议,其中研究生、中学地理教师和地理教育管理人员超过参会人数的1/2。年会主题是“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特邀9名专家作了大会学术报告,重点阐述了中国西南部地区自然遗产、区位功能、医疗、生态以及中国地缘关系、生物多样性、城乡发展和教师发展等话题。大会还设立了4个专题(山地灾害与全球气候变化;山地资源、山区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高原山地环境与陆疆安全;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发展)和2个论坛(基础地理教育、研究生),共有98人作了口头发言,其中包括44名研究生和19名基础地理教育工作者。会议围绕前沿科学和区域特色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资深学者对研究生和青年学者的报告作了细致、认真的点评,取得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和促进学科发展的效果。
本次年会是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年会制度改革以后的第一次区域性会议,从会议规模、学术层次、与会者区域分布、专业分布和单位分布等方面来看,都达到了预期目标,为中国地理学会其它片区学术年会的举办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西南地区学术年会
2013年8月17-18日,2013年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暨中国地理学会西北地区学术年会在兰州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50个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共400多人出席了本次联合学术年会。会议以“城乡发展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特邀18位专家作了大会报告。还按照“西部城市发展论坛”、“新型城市化与城乡协调发展”、“发展转型与社会安全”、“文化地理:流动性与 社会空间”、“城市旅游与地方减贫”、“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创新”、“干旱区气候变化与全球变化响应”、“中学地理教研论坛及地理期刊发展论坛”等专题进行大约150人次的报告与交流。这既是西北地区的第一次区域性学术年会,更是以人文地理为核心内容的2013年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这也是继2011年南京、2012年武汉两届400人人文地理年会后的第三次大型会议。
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西北地区学术年会
2013年9月15-17日,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华北地区学术年会在天津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50多所高校和中科院系统各研究单位以及其他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研究生以及华北地区地理普教工作者350多人参加了本次年会。本次学术会议主题为“城市发展与区域环境演变”,宗旨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市发展与区域演变的关系研究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城市发展与周边地区资源开发利用、区域环境演变、人口迁移和文化扩散等诸方面问题,为建成生态宜居城市以及促进各区域社会协调发展和环境良性演变献计献策。在大会学术报告中,专家通过对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及其恢复中的主要科学问题、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与区域集成、环渤海地区城镇化空间格局的新近变化及其资源环境基础、北京水资源安全分析、渤海湾西岸全新世以来海陆变迁与人类活动等专题的学术研究成果介绍,全面反映了当前我国地球科学领域研究的最前沿情况。会议的学术交流则分为城市聚落的演变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区域环境演变及可持续发展、海岸带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3S技术应用与智慧城市的建设、地理教育改革现状及发展趋势、历史流域与流域环境演变、现代地理学热点问题及理论创新等8个专题,均系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及地理科学中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
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华北地区学术年会
2013年9月27-29日,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华中地区学术年会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河南、江西、湖南和湖北四省的50余家研究和教学机构共260余人出席了会议,其中研究生和中学教师、地理教育工作者占2/3。本次年会主题是“地理科学与区域发展”,安排了11个主题报告。特邀知名院士和专家作了关于智慧城市、全球气候、文化遗产传承、地区生态、区域经济、地理学思维环境应用、中三角发展和水土流失等热点话题的报告。本次年会还设立了4个专题分会场。自然地理分会场报告主要集中在环境的演变研究,人文地理分会场报告着重探讨了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分会场报告主要讨论了GIS在景观格局、土地利用、地下水研究以及水质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地理教育研究分会场报告集中研究了课程改革与地理教育的发展问题。
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华中地区学术年会
2013年10月18-21日,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东北地区学术年会在大连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各主要地理单位的理事、专家学者、研究生以及东北地区基础地理教育工作者近500人参加了本次年会。本次会议主题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与陆海统筹”,主要宗旨是以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陆海统筹为切入点,将地理学研究加快融入东北经济升级版的区域实践,深入探讨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带动海洋战略实施,加快沿海与内陆腹地互动发展;新型城镇化与人居环境演变;海洋资源利用与海陆产业一体化等诸方面问题。本次会议的学术交流还按照“陆海统筹与老工业基地振兴、人居环境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资源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土壤湿地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学综合问题研究”五个专题和地理期刊编辑论坛进行报告与讨论,这些问题均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热点。
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东北地区学术年会
2013年11月1-3日,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华东地区学术年会在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召开,来自11各省市区的63家教育和科学研究机构的260余名专家学者、基础地理教育工作者和研究生参加本次会议。本次会议主题为“地理学视角: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会议主要宗旨是围绕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主题,以地理学视角深入探讨、交流当前城市——区域建设发展面临的问题与研究成果。本次会议学术交流活跃,凸显区域特色。在大会学术报告中,6位地理学专家就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长江河口的影响、景观生态学模型、旅游地理、人口迁移等学术问题做了精彩发言。本次会议精心安排,在大会报告基础上,设立了主题为“城镇化发展中的地理学问题——人口、环境和区域发展”学术论坛,围绕城镇化进程的人口、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学术问题开展学术研讨交流。针对参会的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特别设立了“地理教育与人才培养交流会”,对区域基础地理教育的中面临的名师培养、野外考察、地理教研、人才培养等问题开展研讨。此外,会议围绕主题设立了“全球变化与环境地理”“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人口迁移与旅游地理”等3个有特色的分会场开展专题学术交流,交流了55个学术报告。
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华东地区学术年会
2013年11月30日-12月1日,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华南地区学术年会在广州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115家地理科研单位和教育机构的380多名专家学者、研究生和基础地理教育工作者与会。本次年会主题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会议宗旨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生态与环境保护、国土综合整治、区域可持续发展、防灾减灾等领域的科学问题,加强地理科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大会组织了7个特邀报告、6个分会场专题交流。特别设立“青年学术论坛”,邀请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8位获得者作专题报告,展示了青年地理学家们最新的研究成果与进展。共交流了77个口头学术报告,会议还收到学术论文和论文摘要140多篇。
本次年会是在中国地理学会改革学术年会制度设立华南地区代表处后,在华南片区召开的第一次区域性学术年会,也是首个由省级地理研究机构承办的区域年会,为全国尤其是华南地理同行搭建一个专业研讨、学术交流的平台起了积极的带头和推动作用。
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华南地区学术年会
(中国地理学会秘书处综合报道)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