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地环境变化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云南昆明召开
发布时间:2018-05-31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2011.5.4   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   

日益尖锐的全球资源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寻求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根本性、战略性问题。高原山地是全球变化响应的敏感区,高原山地环境变化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科学前沿。全世界20%的人口(12亿)居住在山地或其周边地区,有半数人口依赖于山地资源。

中国是世界山地大国,山地(含高原)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70%,以山地高原的开发为主体的西部大开发将在国家“十二五”战略中进一步深化。开展山地环境变化与发展研究,对系统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地球系统科学,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特殊的战略意义,有利于发挥我国在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相关特色领域的科技影响力和引领作用,并对加强我国高原山地环境变化研究、构建山地资源环境及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推进山区发展和减轻贫困等有重大影响。

为了推进山地科学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云南师范大学、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自然保护与灾害防治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云南省重点实验室承办的 “中国山地环境变化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4月24-30日在位于春城昆明的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原址)召开。

会议在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校区‘一二一’纪念馆报告厅举行,开幕式由本次会议组委会主席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长明庆忠教授主持。在开幕式上,云南师范大学李松林副校长代表学校在会上致辞,介绍了云南师范大学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指出我国山地研究的重要价值和社会经济发展意义,并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对山地的研究,做好相关人才的培养工作。此外,李松林副校长对专家们长期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环境与灾害研究所副所长、四川省地理学会理事长程根伟在会上致辞,同时指出了山地研究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研究中有待深入的环节,倡导进一步加强山地科学研究。

在本次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二十七个单位近六十位代表及部分学生围绕着山地河流形成演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山地灾害形成机理及防治、山地地表过程观测新技术及定量表达和模拟、山地环境变化、山地资源开发与保护、全球环境变化对山地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及其区域响应、山地资源环境利用的人文驱动因子及其效应、山地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减贫等问题展开了充分讨论与学术交流。

程根伟研究员就‘西南河流梯级开发影响与水库群联合调度’、崔鹏研究员就‘汶川地震灾区震后泥石流风险’、周尚哲教授就‘南岭最高夷平面初步研究’、明庆忠教授就”山地地表过程及环境变化效应研究”、唐晓春教授就”汶川地震极震区潜在灾害链探讨”、刘峰贵教授就”青藏铁路沿线自然灾害风险区划”作了专韪学术报告。会议代表中陈亚颦教授、段淑怀高级工程师、谢洪研究员、刘文兆研究员、赵建军副教授、王嘉学副教授、张志明讲师、林家元助理研究员、汶林科博士后、苏凤环博士后和向灵芝博士也分别从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了学术报告和交流。

会后,按照会议总体安排,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前往保山和大理等地,考察西南山地的新生代火山群、高温热泉、柱状节理、泥石流治理工程、苍山山地地貌和洱海高原湖泊。


联系我们

中国地理学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页网址:http://www.gsc.org.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版权所有:© 2001-2012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