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青年科技奖》评选办法,经中国地理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联名、各分支机构以及省级地理学会推荐,中国地理学会"2021年度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会议评审,并经过中国地理学会十二届十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审议批准,决定授予陈建徽、贾鹏、沈国锋、施坤、杨宇、方克艳、李琰、刘晔、冯炼、李裕瑞10位青年地理学家"2021年度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青年科技奖"。
获奖者简介 2021年度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 青年科技奖获奖者 陈建徽 教授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专业领域:自然地理) 个人简介 2021年度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 青年科技奖获奖者 贾 鹏 教授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领域:信息地理) 个人简介 贾鹏教授拥有理、工、医多学科教育背景,长期从事健康地理学与空间流行病学研究,着重采用地理信息、测绘遥感、数字健康、人工智能、数理统计、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方法开展暴露组学、生态环境监测、慢性病风险预测、传染病多点触发预警、卫生资源分配公平性评价等方面研究,助力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健康城市和生态文明,促进生命健康。首次提出交叉研究方向“空间全生命周期流行病学”,创始空间全生命周期健康国际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patial Lifecourse Health),担任首届(2018年)空间全生命周期流行病学国际研讨会大会主席。负责自然人群、儿童、老年人群、亚健康人群以及职业人群等五个大型人群队列建设,在Nature Medicine和Lancet Global Health等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70余篇,影响因子总计超过1200。新冠疫情期间担任应急数据分析工作组组长,协助多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开展实时疫情数据分析与疫情发展趋势研判工作,发表相关科研论文40余篇,影响因子总计超过400,研究成果受到Nature主编认可并受邀撰写短评。曾获美国地理学家协会(AAG)医学健康地理学分委会最佳博士论文奖,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AHRQ)年度最佳研究奖,国际环境研究与公共卫生“杰出青年学者奖”等荣誉。先后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湖北省高层次人才计划和武汉市创新类产业领军人才计划。 2021年度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 青年科技奖获奖者 沈国锋 研究员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专业领域:自然地理) 个人简介 沈国锋研究员一直开展区域能源消费及室内燃烧排放的环境影响研究。工作扎实,系统性很强。深入阐明了影响排放过程和排放因子差异的关键因素;建立了领域急需的生活源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基础数据库;首次研究了惹烯的固体燃料排放特征,解释了新机理;论证了典型排放源源谱及示踪物专一性,提高了污染源解析准确性;揭示了农村室内空气污染特征及变化规律,判明了能源结构的影响。其工作有效弥补了对污染物释放认识不足,促进了对大气污染客观全面认识。成果得到很多国际同行高度肯定,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测试国际标准等工作中直接应用,在“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科技支撑。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主持了优秀青年基金等科研项目。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ure Human Behavior, ES&T,科学通报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SCI引用2200余次。获得ES&T杰出审稿人奖励;入选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年度影响力”。担任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积极参与和组织了多项活动,是一名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科学精神的青年学者。 2021年度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 青年科技奖获奖者 施 坤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专业领域:自然地理) 个人简介 施坤研究员是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主要从事湖泊光学及水色遥感应用研究,共发表SCI论文101篇,被Nature子刊等在内的SCI刊物他引2000次。以第一/通讯作者在Science Bulletin、Water Research、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领域顶级期刊发表论文27篇(一/二区24篇),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11项。主要学术成绩包括:(1)研发了水环境和水生态多参数遥感反演模型集,实现了水环境和生态过程变化的大尺度、长时序监测;2)精细刻画了典型湖泊环境参数的时空动态规律,明晰了其变化的驱动机制;3)揭示了湖泊环境变化对蓝藻、水生植被等湖泊生态要素变化的影响,探明了湖泊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成果获吉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生态环境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各1项。目前担任中国地理学会人类世与湖泊生态工作组副组长、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委员、《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副主编、《Science Bulletin》特邀执行编委以及《地理科学》等杂志编委。 2021年度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 青年科技奖获奖者 杨 宇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专业领域:人文地理) 个人简介 杨宇研究员主要从事世界能源地理与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先导A课题等40余项,2020年获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论文11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80余篇。发表SCI/SSCI论文40篇。成果发表在《地理学报》、《自然资源学报》、Applied Geography、Energy、RSER等能源和地理主流期刊。9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资料《地理》等全文转载。2篇论文入选“领跑者5000—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在世界能源地理与国家能源安全方面开展了创新性的研究,拓展了以“地缘能权”为核心的世界能源地理和地缘政治的理论,强化了多源大数据的综合集成研究范式。他的研究对于理解新旧能源交替时代世界能源配置与地缘政治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方面,围绕能源安全、资源环境、城镇化、科创中心建设等,撰写提交30余份重要建议被国家采纳和实施,体现了青年经济地理学者经世致用,服务国家的学科价值观。担任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区域战略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理事、国际区域研究协会(RSA)中国分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地理研究》副主编等学术职务。 2021年度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 青年科技奖获奖者 方克艳 研究员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专业领域:自然地理) 个人简介 方克艳研究员从事树木年轮与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研究,在树轮方法学、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对季风演化与森林火灾的影响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建立季风典型区和边缘区的树轮网络,尤其是亚热带季节分辨率树轮网络。提出基于树轮偏心的断面积指数和分频年表建立方法,更准确提取树轮的低频趋势和年代际气候信号。重建小冰期到当代暖期过渡阶段的多年代际气候事件,提出太平洋多年代际涛动。建立我国森林火灾图集,揭示ENSO对我国森林火灾的影响机制,服务于森林火灾的中长期预报。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10篇,其中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和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等SCI期刊上发表第一或通信作者文章50余篇,文章被Nature、Science等引用1700多次。他积极参与科研服务工作,承办中国树木年轮大会等,受邀全国森林草原火险会商和全国林业有害生物会商等,担任国家标准委员会(森林防火)委员,为中国地理学会树轮分会等三个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和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获得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等。 2021年度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 青年科技奖获奖者 李 琰 副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专业领域:自然地理) 个人简介 李琰副教授主要从事植被-气候相互作用自然地理学研究,综合运用观测与模拟手段,从现象到机理上探究全球变化背景下植被对气候的反馈与响应,近年来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2020年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目前已发表SCI论文2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Scie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Global Change Biology等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14篇,2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主要学术贡献为:1)揭示了全球森林对温度和云量影响的生物物理机制及其地域分异规律,为森林变化的局地气候效应评估提供了新的量化方法与观测证据。2)发现了风光可再生能源建设中的动态植被-气候反馈机制,推动了对可再生能源开发生态气候效应的新认知。3)揭示了农作物产量对极端气候与人为管理措施的响应机理,为作物模型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的农业影响预估提供了重要参考。担任国际地理联合会“面向未来地球的地理学:人地系统耦合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Geography and Sustainability期刊编委。 2021年度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 青年科技奖获奖者 刘 晔 教授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专业领域:人文地理) 个人简介 刘晔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人居环境与健康福祉、新型城镇化和人口迁移流动,主要学术成果如下:1)发展了健康人居环境的概念框架,阐明城市绿色空间影响各类人群健康福祉的过程与机理,揭示社区绿化暴露与居民健康福祉水平复杂非线性的关系;2)系统阐明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和城市环境影响城市流动人口福祉的过程与机理,发展了中国情境下的国内移民福祉研究框架;3)在国内较早开展了人居环境对人才迁移与集聚的影响机制与过程研究,把空间依赖性纳入分析框架,系统揭示了人才迁移与集聚的机制与过程。目前,他主持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和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80余篇论文。Google Scholar引用次数3200,H指数32。获得国际区域研究协会年度会议最佳论文奖、第十一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提名奖和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担任中国地理学会人口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期刊Applied Spatial Analysis and Policy共同主编,Health & Place、Wellbeing, Space & Society、世界地理研究等期刊编委。 2021年度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 青年科技奖获奖者 冯 炼 研究员 南方科技大学 (专业领域:信息地理) 个人简介 冯炼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环境遥感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获得包括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广东省珠江青年学者,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等荣誉。目前共发表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51篇,其中多篇发表在Nature ,Nature Geoscience,Remote Sens Environ、Environ Sci & Technol、Water Resour Res、Geophys Res Lett, J Geophys Res等顶级期刊上,且多次入选顶级期刊封面论文、ESI高被引论文。他入选了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单,研究获得了学术界国际知名专家学者的积极评价,目前论文总被引3800余次(Google Scholar,H-index:31)。研究成果在国内相关部门成功应用(包括生态环境部卫星应用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等)。 2021年度中国地理学会科学技术奖 青年科技奖获奖者 李裕瑞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专业领域:人文地理) 个人简介 李裕瑞研究员主要从事乡村发展格局、机理与调控研究。基于系统综合分析、乡村定点观察、田间定位实验,在揭示宏观层面乡村发展区域格局与问题区域、探明典型农区乡村转型过程特征与作用机理、研发土地整治助力典型乡村转型的技术与模式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SSCI论文30余篇(中科院/JCR的一区论文16篇),出版专著1部。这些成果增进了对转型期中国乡村发展格局与规律的认知,拓展了乡村地理学的工程应用领域。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以及Habitat International、Land、地理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等期刊编委。荣获中国地理学会“最具影响力中国地理期刊优秀论文奖”,11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连续2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多次应邀到北京科学中心等进行精准扶贫与乡村发展的专题科普。研究成果还支撑了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中央农办、国家乡村振兴局等有关部门的工作,推动了试验示范区的乡村减贫与发展,入选自然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中国科学院“特聘骨干”、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扶贫先进个人”,作为骨干成员3次荣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