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赛背景
为促进各高校地理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交流,提高地理专业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的学习热情,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于2006年创办了“华南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并先后在中山大学、吉首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成功举办了七届赛事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学术影响和示范效应。随着大赛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举办机制,吸引了全国各地(含港澳台地区)高校的积极响应和参与。
2015年,经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与中国地理学会协商,决定将大赛扩展为“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面向两岸四地所有高校的地理专业本科生开放,并于2015年和2016年先后在中山大学和湖北大学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第二届全国大赛。经大赛组委会研究决定,第三届“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将于2017年10月27日-29日在河南开封举办,由河南大学承办。
二、大赛主题
本届大赛以“从地理看中国”为主题,旨在鼓励地理科学类本科生运用地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对当代自然、人文地理现象进行探索、研究与展示,提高地理科学专业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
三、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承办单位: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四、赛程赛制
第三届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沿用第一届、第二届大赛赛程赛制,参赛组别分为自然地理组和人文地理组,赛程分为初赛与决赛两阶段,以开设有地理专业高校的学院(系科)为单位报名参赛,不接受个人报名。大赛具体安排如下:
(一)初赛
1.
发布通知
2017年5月10日,主办单位将在大赛官方网站、微博公众号、微信公众号及其他相关新媒体平台发布大赛“一号通知”文件,联系各高校地理相关专业院系积极申报。
2、组织报名
2017年5月15日到6月20日,拟参赛单位登录大赛官网分赛组注册报名,每个单位在每个组别仅限一支队伍报名参赛,并上传加盖院系公章的参赛报名表,大赛组织委员会进行资格审核后确认参赛资格。
3、作品提交
2017年8月15日-9月12日参赛队伍登录大赛官网分赛组提交参赛作品,参赛队伍在官网提交作品前,须由所在单位对作品进行审查,确保符合双盲审要求,上传加盖单位公章的参赛队伍信息表(附件2)。各参赛单位同时推荐2名教师代表作为初赛评审委员会候选专家,须兼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相关专业分布,在提交作品的同时在官网提交推荐教师代表信息并上传加盖单位公章的推荐表扫描件(附件4)。
参赛作品:形式为10MB以内的PDF文档,内容篇幅不多于30页,不允许包含参赛队伍成员,指导老师或单位身份的任何文字,图像等信息,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队伍成员:每支参赛队伍成员须为在校本科生,人数为3-5人。
指导老师:原则上不多于2人。
参赛队伍成员及指导老师信息(含指导顺序)作为制作获奖证书依据,提交后不能修改。
4、作品评审
大赛采取双匿名的盲审形式,于2017年9月13日-9月28日由专业评委按照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对参赛作品进行综合评价打分,确定入选决赛的队伍名单。
特别提醒:组委会将在组织初评之前对参赛作品进行资格审查,如果在初评材料中发现有任何不规范的信息即取消参赛资格。
评分细则:
满分
100
分,其中:
(1)创新性(30分):研究选题、研究视角和内容是否具有创新性;
(2)科学性(45分):选题是否切合主题,具有研究意义,内容是否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否具有深度和广度,研究方法、数据以及案例材料的运用是否能正确体现所要表达的观点;
(3)可行性(25分):研究完成情况如何,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否适当、切实可行,研究结果是否真实可信。
(二)决赛
1、名单公布
决赛名额将根据报名参赛队伍的规模在初评之后决定,于2017年10月3日前在大赛官网、中国地理学会、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及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网站上同时公布并发布二号通知。
2、作品提交
决赛作品采用PPT形式,请各参赛队伍在指定时间内将作品提交至大赛邮箱,决赛具体安排请详见大赛二号通知。
3、现场展示
2017年10月27日-10月29日在河南大学举行总决赛,采用PPT形式分赛组进行现场展示和答辩,每支参赛队伍在8分钟规定时间内进行展示,然后进入限时
2 分钟的答辩环节,如在30
秒内无评委发问,则答辩环节自动结束。答辩环节的时间计算不包括评委提问时间。不设观众提问,答辩结束后评委按照评分细则进行打分。
评分细则:
满分
100
分,其中
(1)精神风貌(10分):展示过程中,队员精神面貌是否积极向上,穿戴着装是否大方得体,言行举止是否得体;
(2)团队配合(10分):团队配合程度如何,是否协调连贯;
(3)创新性(25分):研究内容是否具有首创性,研究视角、领域是否有所创新;
(4)科学性(35分):研究内容是否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否具有深度和广度,研究方法、数据以及案例材料的运用是否能正确体现所要表达的观点;
(5)演讲能力与时间控制(10分):对主题中心表达是否明确,逻辑表达是否清晰、有条理,演讲技巧是否得当并具有吸引力,时间控制是否恰当;
(6)答辩环节(10分):回答内容是否针对评委提问,回答内容是否完整、有层次。
五、奖项设置
按自然地理组、人文地理组分别设立以下奖项:
一等奖2名:奖牌+获奖证书
二等奖4名:奖牌+获奖证书
三等奖6名:奖牌+获奖证书
优胜奖和最佳组织奖若干:获奖证书;
最具学术性主题、最具创新性主题、最佳表现男/女选手奖各1名:获奖证书
六、费用说明
参赛人员往返旅费、住宿费由参赛单位自行承担。另外,每个参赛队伍(包括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需缴纳参赛注册费1000元人民币,观摩比赛者每人需缴纳参赛费500元人民币。
七、联系方法
官方网站:http://geogpre.sysu.edu.cn
电子邮箱:geog_pre@163.com
图文传真:0371-23881850
联系人及方式:
孔碧云(中山大学)
020-84112453;13631489182
周生辉(河南大学)13693906165;shenghui321@163.com
丁志伟(河南大学)15890301795
dingzhiwei1216@163.com
通讯地址:
河南省开封市金明大道河南大学金明校区环境与规划学院(475000)
中国地理学会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2017年3月16日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