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学会“2024年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入选成果公示
发布时间:2025-03-31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长远发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强基础研究,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我国地理科学事业发展,根据《“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遴选实施办法》,中国地理学会于2025年1月启动了2024年度“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遴选工作。


经过中国地理学会会士和常务理事及本会所属分支机构推荐、形式审查、遴选专家组初评和终评,确定“1.5℃气候承诺对多尺度土地系统的级联影响建模与分析”等10项成果入选2024年度“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建议名单(附件)。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3月31日至2025年4月7日。公示期内仅受理书面实名投诉,投诉人应提供具体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联系单位:中国地理学会秘书处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件:2024年度“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入选成果建议名单

2024年度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以入选成果名称首字名称为序)
成果名称主要完成人完成单位
1.5℃气候承诺对多尺度土地系统的级联影响建模与分析高培超、高怡凡、叶思菁、偶阳、郑元润、吕佳婴、王元慧、刘志锋、洪亮、沈石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流空间分析理论与重大应用裴韬、赵鹏军、董磊、罗明、秦昆、舒华、宋辞、张丰、王旭阳、邓羽、王席、陈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湖北大学
发现最晚丹尼索瓦人活动证据并首次揭示该神秘古人群的生存策略夏欢、王建、张东菊、陈发虎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国际跨境流域---纽带关系及协同途径周丰,赵建世,覃栎,王旭辉,薄岩河海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理论与应用彭建,傅伯杰,王军,刘焱序,董建权,徐子涵、徐冬梅,唐辉,姜虹,刘学邦,张骁,杨崇曜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坤元地理科学大模型研究进展 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陆地表层数据同化与人工智能的共生集成李新,阳坤,黄春林,摆玉龙,段青云,郑东海,刘丰,冯敏,马春锋,侯金亮,马瀚青,韩旭军,丁琳,原世伟,姜尧志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西北师范大学,河海大学,西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青藏高原城镇化进程与绿色发展的生态环境效应方创琳,鲍超,王振波,杜云艳,杨永春,李广东,孙思奥,马海涛,戚伟,张海峰,许珺,匡文慧,陈彬,范育鹏,康蕾,冯险峰,易嘉伟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
人工智能时代的地理建模新范式及实践陈旻、闾国年、周成虎、钱振、乐松山、温永宁、张红平、张帆、林键、刘军志、张春晓、张丰源、王进、马载阳、许凯、何元庆、朱之一、马培龙、孙卓、宁亮、郭飞、张卓、张智欣、谢威、顾秋实、张书亮、朱阿兴、林珲、王桥、袁林旺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京工业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第一辑)杜德斌、秦大河、刘承良、胡志丁、褚劲风、林涛、张红、杨文龙、马腾、游小珺、苏盼盼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上海开放大学


联系我们

中国地理学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页网址:http://www.gsc.org.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版权所有:© 2001-2025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