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24年综合学术年会子活动——“中学地理课”育人价值专题论坛在重庆市北碚区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陈发虎,华东师范大学原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俞立中等50余名专家学者,多角度探讨中学地理如何深化改革实现综合育人价值,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
“中学地理课”育人价值专题论坛现场
陈发虎在致辞中强调了地理学在疆域国土管理、国情记录等方面的“经世致用”价值。他认为,相较于高校地理学科,中学地理课程更侧重发挥其育人价值,无论是中学地理课程还是高校地理学科,都应该以推动国家建设和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并呼吁加强地理教育改革,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陈发虎致辞
俞立中指出,地理学科在培养家国情怀、建立空间思维、树立人地协调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地理学科有责任培养公民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希望本次调研和交流能充分调动各方意见,助推地理教学的深度创新与变革。
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段玉山表示,基于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地理课程育人价值与地理学科“经世致用”价值构建的中学地理课程,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综合育人作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坚实支撑。地理学科对于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不容小觑,这赋予了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以持久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
专题汇报环节,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原院长、党委副书记王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地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原院长汤国安,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朱雪梅基于“中学地理课程概况”,深入剖析了中学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王建表示,中学地理课程的育人功能和视角独一无二,是国民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汤国安认为,中学地理课程在基础教育领域具有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综合育人价值,中学地理教学应得到地理界最广泛的重视和尊重。朱雪梅谈到,应优化地理师范生培养,提高在职教师专业素养,探索智能化教学模式,以推动地理教育进步。
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张建珍,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张晓虹,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刘云刚,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院长、教授吴志峰等高校地理学者代表提出,高等院校地理学科应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并与中学地理教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地理教育发展;社会公众的地理科普教育较为薄弱,应吸引社会公众关注地理学发展,实现地理学科内容的广泛关注、传播和理解。
期间,地理课标组、教材编写组、高考命题组专家代表也分别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地理课标组专家表示,中学地理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其目标不仅限于培育未来可能从事地理科学领域的专家,更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学思维方式。地理教材编写组专家强调,在中学课程之中,地理是唯一一个兼跨科学领域和人文社会领域的综合性课程,部分地理课没有真正体现地理学的核心,原因在于教学中忽视了“人”的因素,地理教学应重视“人”与“地”的关系。高考命题组专家认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学地理课程应吸纳更多符合核心素养要求的地理学科思想,从而优化中学地理课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同时,专家们建议,教师培训应拓宽参与者范围,积极吸纳地理学科专家深度参与,以强化教师培训的专业性。
据悉,会后,组织方将细致整理和深入总结本次会议的宝贵成果,并致力于将这些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我国地理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中学地理课”育人价值专题论坛嘉宾合影
转自:人民网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