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20日,2024年中国城市地理学术年会在新疆乌鲁木齐昆仑宾馆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经中国地理学会批准,由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承办,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学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学会、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农业大学6家单位协办。
大会围绕“守正出新,行稳致远——新时代中国城市地理学创新发展”的主题,设置1个主会场和14个分会场,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香港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全国80余个高校、科研院所的350余位学者参与,多位城市地理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做主题报告,从全域数字化背景下城市地理研究展望、城市群韧性、城市系统、国土空间碳中和等多个角度,展示和研讨城市地理学最新研究成果。
10月19日上午的开幕式由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王勇辉书记主持,新疆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吾满江·艾力、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薛德升教授(中山大学)、新疆地理学会秘书长李生宇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甄峰教授(南京大学)分别致辞。
新疆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吾满江·艾力致辞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薛德升教授致辞(线上)
新疆地理学会秘书长李生宇研究员致辞
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甄峰教授致辞
本次大会分享了七个精彩的主旨报告,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宁越敏的“中国城市地理学: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南京大学甄峰教授的“全域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我国城市地理研究展望”、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方创琳研究员的“中国城市群韧性综合测度与提升路径”、武汉大学焦利民教授的”标度律视角下城市复杂系统”、兰州大学杨永春教授的“人工智能时代城市地理学发展的变革与挑战”、武汉大学王少剑教授的“国土空间碳中和:理论与实证”、新疆师范大学阿里木江·卡斯木教授的“天山北坡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资源保障路径”。大会报告环节由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兰州大学杨永春教授和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李志刚教授主持。宁越敏教授介绍了中国1949年以来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和特殊研究领域,分别阐释了中国城市群、都市圈、城市网络的研究现状及关系;甄峰教授重点阐述了适应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城市地理研究,强调了从研究内容、方法、理论到范式的转变,提出了“人-技术-空间”一体的未来城市研究框架以及AI驱动城市地理研究;方创琳研究员介绍了城市群韧性的综合测度方式以及城市群韧性指标体系构建,对中国不同等级的城市群进行韧性的综合测度比较,提出了中国城市群韧性的分类型提升建议;焦利民教授针对城市异速增长,运用城市标度律来反映城市要素随城市规模的缩放关系;杨永春教授从人工智能如何改变城市、未来城市应该什么样以及新(城市)地理学应该如何响应三方面进行了讨论;王少剑教授介绍了国土空间碳中和的内涵以及中国国土空间碳中和的现状,并基于多尺度、多视角、多部门展开实证研究;阿里木江·卡斯木教授在分析了天山北坡城市群资源本底的时空格局变化基础上,探讨了热环境效应、碳排放效应和生态效应的时空变化,提出了天山北坡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案。
宁越敏教授做主旨报告
甄峰教授做主旨报告
方创琳研究员做主旨报告
焦利民教授做主旨报告
杨永春教授做主旨报告
王少剑教授做主旨报告
阿里木江·卡斯木教授做主旨报告
19日下午和20日上午为分会场报告交流环节。设置了城市群都市圈与区域协调发展、创新驱动与城乡高质量发展、城市体系网络化与多中心发展、城市韧性与城乡融合发展等14个分会场,198位学者做了精彩的分享与交流,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见解。分会场报告涵盖了城市地理学领域的多个重要议题,包括城市地理理论创新、技术方法与实践应用,以及城市宜居性、城市韧性、智慧城市建设、国土空间等主题,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分会场汇报现场
闭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原主任、中山大学周春山教授主持。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杨永春、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副院长阿里木江·卡斯木分别代表专委会和承办方进行了会议总结。2025年中国城市地理学术年会承办方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党委书记耿艳,介绍了江苏师范大学以及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的基本情况、年会的初步计划并诚挚邀请广大城市地理学者届时积极参会、在徐州交流碰撞学术思想。最后,周春山教授宣布2024年中国城市地理学术年会胜利闭幕!
大会合影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