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庆典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4-10-10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

2024年9月26日,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在南京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以及商务印书馆、《地理学报》、《地理科学》、《中国地理科学》、《自然资源学报》、《人文地理》等出版社与期刊代表参加。参会人数达到100余人次。本次庆典活动包括专委会历届主任及老先生讲话、学术报告、嘉宾发言以及自由讨论等环节。


开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甄峰教授主持。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院长鹿化煜教授分别致辞。张国友副理事长在致辞中高度赞扬了城市地理学科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专业委员会成立30年来的显著发展。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不仅在本领域内取得了卓越成就,还孕育了其他相关专业委员会,显示了学科的广泛影响力和溢出效应。并对本届专业委员会创办中国城市地理青年学者论坛等创新活动给予高度赞赏。他指出,未来城市地理学科应涵盖人文、经济及自然等方面,促进学科的综合全面发展。鹿化煜院长赞扬了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的显著成绩,以及几代学者的卓越努力。同时,他提出跨学科合作倡议,期待与城市地理学者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学科进步。


图片

张国友副理事长致辞


图片

鹿化煜院长致辞


历届专委会主任及老先生讲话环节,中山大学许学强教授、南京大学崔功豪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沈道齐研究员和佘之祥研究员、北京大学周一星教授、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姚士谋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宁越敏教授、北京大学柴彦威教授、中山大学周春山教授、南京大学甄峰教授等城市地理专委会历届主任与委员,对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背景、各阶段取得的成绩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行深入发言。许学强教授从城市地理专委会成立背景、成立重要性等方面介绍了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的源起。崔功豪教授在回顾专委会30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城市地理学发展的现状、挑战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展望。沈道齐研究员从国际合作、研究贡献以及专委会历史影响方面总结城市地理专委会三十年来的工作内容和亮点。佘之祥研究员则指出城市地理学在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学科支撑作用,并提出对青年学者的期望。周一星教授通过个人研究经历展示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并对未来城市实体地域划分的标准化提出了期望。姚士谋研究员回顾了个人及专委会历史,指出了当前城市化中的关键问题。宁越敏教授梳理了中国城市地理学的早期发展,并鼓励青年学者结合中国实际创新理论。柴彦威教授分享了个人在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中的贡献,并展望了与年轻学者共同推动学科发展的未来。周春山教授回顾了在许学强老师指导下的研究经历,并介绍了专委会优秀论文奖励基金的设立与现状。最后,甄峰教授作为现任主任,汇报了第六届专委会在学术交流、青年人才托举、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成果,展望了专委会的未来发展方向,强调将秉承绿色、开放、创新、共享、协调的五大发展理念,加强学科融合,推动城市地理学科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


图片


学术报告环节由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李志刚教授主持,国家基金委地球科学部一处综合自然地理学项目主任高阳副研究员、清华大学顾朝林教授和兰州大学杨永春教授分别围绕城市地理专业的基金申请概况、新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框架与研究范式以及人工智能时代城市地理学发展的变革与挑战三个主题做了精彩报告。


图片


嘉宾发言与自由讨论环节由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冯健研究员主持。商务印书馆教科文编辑中心副主任兼科技编辑室主任李娟、《地理学报》责任编辑段宗奇、《自然资源学报》专职副主编朱晓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学术期刊中心主任商丽娜、《中国地理科学》编辑部副主任张春丽、《地理科学》期刊负责人张慧敏、《人文地理》高级编辑赵永宏以及新疆师范大学阿里木江·卡斯木教授、香港大学何深静教授分别发言。


图片

嘉宾发言


面向城市化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1994年成立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城市地理发展不断壮大,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贡献,成为地理学界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在2024年中国地理学大会暨中国地理学会成立115周年纪念会召开之际,组织召开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成立30周年庆典活动,掀起了学术交流的高潮。此次庆典围绕“中国城市地理三十年”主题,对三十年来中国城市地理的发展进行溯源回望,并对未来城市地理学研究提出新的展望与要求。本次庆典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学术报告精彩纷呈,体现了中国城市地理学发展历程中扎实科研的脚印、不断探索的学术精神和开放交流的活力,取得了圆满成功。


图片

与会代表合影


联系我们

中国地理学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主页网址:http://www.gsc.org.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

版权所有:© 2001-2012 中国地理学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70663      传真:010-64870663      E-mail:gsc@igsnrr.ac.cn
备案/许可证号码:京ICP备18020997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3842
技术支持: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