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大会I3分会场“环境变化与人类适应(暨环境变化与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该分会场由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变化与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发起,南京大学赵成和马春梅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贾鑫研究员、兰州大学马敏敏和董广辉教授共同召集。本次分会场主要围绕古气候重建和古代人类“三生”(生态、生产、生活)展开。分会场共有5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特邀报告,22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题报告,三个场次的学术交流分别由兰州大学董广辉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贾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谭亮成研究员和兰州大学马敏敏教授、兰州大学安城邦教授和南京大学马春梅教授主持。此外,还有2位同学在研究生论坛作了报告,4位同学作了海报交流。
特邀报告
首先,兰州大学陈建徽教授以“干旱区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及其对丝路文明的影响初探”为题进行了特邀报告,他利用定量重建了来自新疆的高分辨率摇蚊-温度记录,整合水文和历史资料,评估了气候波动对丝路路线变迁的可能影响。他认为,公元420-600年塔里木盆地的低温少雨导致了水资源的短缺,触发了丝绸之路从“南北道”迁移至水资源更丰富的“新北道”。公元600-850年,气候虽然已经转暖转湿,但吐蕃与唐王朝冲突加剧导致了“南北道”的贸易受阻,丝绸之路的北迁仍未减缓。结果表明,气候变化通过直接(生存环境恶化)和间接(地缘政治冲突)方式驱动人类文明的空间变迁,相关研究对理解古代人类迁移、当前干旱区水资源与地缘政治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师范大学方克艳教授作了题为“Unparalleled spring coldness coincident with the Taiping Rebellion”的特邀报告。报告研究了长期降温对清朝晚期中国东南部农业生产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他通过我国东南部11个树木年轮的碳同位素记录,重建了公元1709-2015年的春季(3-5月)温度,并分析了春季温度的变化和帝国发展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春季温度变化保持温和上升的趋势,但存在明显的极端寒冷事件,这些冷事件与重大社会动荡事件相关。尤其是公元1820-1860年发生了过去3个世纪最大的寒冷事件,可能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此外,他还结合历史数据进一步揭示了历史社会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强调面对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需采取有效的适应性策略。
南京大学马春梅教授作了题为“长江流域中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与文化进程响应研究”的特邀报告,研究通过长江流域多个涵盖中全新世沉积的自然钻孔和典型考古剖面为主要研究材料,结合AMS14C测年、孢粉分析等方法,重建了高分辨率的气候和植被变化,结合气候模拟的结果,探讨了长江流域中全新世气候、植被变化的过程及其机制,在与考古材料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古代人类活动对气候、植被变化的响应模式。相关研究为东部季风区的气候变化研究、趋势预测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顾延生教授作了以“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新石器早期古人类活动的水稻植硅体记录”为题的特邀报告,以植硅体为主要指标探讨了长江流域古人类活动与稻作文明起源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长江中下游晚更新世广泛分布的野生水稻为稻作起源提供了条件,驯化水稻在距今约11000年前的多个遗址中已有记录。然而,考古资料的不足限制了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古人类活动的理解。他通过对杭嘉湖平原和江汉平原相关沉积钻孔的研究,认为相关地区在距今约11000-10000年前已有人类活动和稻作种植,表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稻作文明在新石器早期可能已经广泛存在,相关研究为水稻起源和演化提供了关键证据。
北京大学的宁超教授带来了题为“古DNA视角探讨中国北方农业人群迁徙和文化传播”的特邀报告,揭示了中国北方粟黍农业的起源与扩散对东亚人群迁徙和语言传播的推动作用。他基于我国北方255个考古遗址的定量数据库,首次收集和分析了朝鲜半岛新石器至铁器时代及琉球群岛4000年以来的古代人群 DNA数据,通过多学科证据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过去农业起源与传播、文化转型、人群特征和语言扩散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西辽河流域在红山文化以来就受到了黄河流域、黑龙江流域和欧亚草原人群的遗传影响,朝鲜半岛、日本群岛的人群也受到了中国北方粟黍农业人群的影响,日本古坟时代以来的人群受到中国南方人群的基因贡献更加明显。相关研究为古代人群迁徙、农业和语言传播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环节共有20所高校、研究所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报告,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环境变化主题的8位报告人分别来自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西安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他们分别通过湖泊、石笋、黄土等样品的孢粉、植硅体、生标等古气候代用指标数据对过去气候变化进行重建,探讨了气候变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气候变化的过程及其机制。
环境考古主题的14位报告人分别来自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新疆大学、宝鸡文理学院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河南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时段涵盖了旧石器、新石器、青铜时代和历史时期,从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状况、旧石器时代古人的迁徙、新石器时代之后的农业状况等各方面探讨了古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策略,分别了过去“人-地关系”演变的客观规律。
此外,环境变化与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还于28日中午召开了专委会委员会议,对专委会的未来发展和换届事宜作了交流和安排。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