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28日,2024年中国历史地理学术年会在广东珠海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时空变迁与人类家园”,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山大学共同主办,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中山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共同承办。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和中国地图出版社、齐鲁书社等全国112所高校、科研机构和出版社的187名历史地理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学术会议。会议共设12个主旨讲演和10个专题27个分会场,共有180余名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
7月27日上午,在主会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六号举行开幕式。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张伟然教授先后致辞。开幕式由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系主任吴滔教授主持。
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教授致辞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致辞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张伟然教授致辞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主任吴滔教授主持开幕式
大会主旨报告第一场于27日上午举行,由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李令福教授和广州大学人文学院王元林教授共同主持与点评。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原主任、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教授以“人类文明的主线和历史地理学的使命”为题,详细介绍了人类文明存在人类适应于地理环境和人类克服自身的生物性、逐步确立人类共同的精神标准和价值观念的两条主线,他强调历史地理学研究和重构历史时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是认识人类文明这两条主线的必要条件,也是厘清两者关系和区别的可行途径。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蓝勇教授结合自己的田野实践报告了“中国历史交通地理研究的科学性问题”,强调重视历史文献,但不迷信文本记载、重视史源学的运用,认清历史文献记载证据信度的差异等问题。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原院长侯甬坚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以人类家园视角,揭示人民大众的生存历史”,他在报告中强调了历史上民众生存状况的自然背景也是历史地理学应重点关注的内容。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郭声波教授以“宋元时期对南海及南海诸岛的经营与管理”为题,重申在宋元时代,南海诸岛并非是无主岛,它们归由广东或下属海南岛地方政府管辖是可以确定的。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何凡能教授以“过去千年中国农林草地的时空变化特征”为题,介绍了历史时期耕地、森林和草地的重建思路与方法,并对重建结果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中山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吴滔教授以“全球与地方:金星门水道和近代香山的崛起”为题,强调了香山崛起的深层机制,除了港澳因素,金星门水道在近代香山崛起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陕西师范大学李令福研究员和广州大学王元林教授主持
会议主旨报告第二场于7月28日下午举行,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龚胜生教授和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朱海滨教授共同主持与点评。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张伟然教授做了题为“关于‘中国历史地理学会’的两则新史料”的报告,他发现的两则史料可补现存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档案之不足,为研究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沿革史提供新的理解。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王社教研究员以“陕西现存古旧地图的类型、编绘目的与价值评价”为题,对陕西现存古旧地图的类型、编绘等情况进行了介绍。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华林甫教授报告的题目是“《清史地图集》广东诸图之研制编绘”,介绍了《清史地图集》选题由来、总体情况,并展示了广东诸图研制编绘的情况。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张晓虹研究员做了“声音景观的空间尺度转换:以近代花儿传播为例”的报告,她利用声音景观理论分析了近代西北花儿在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影响下所发生的空间尺度转变。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吴宏岐教授则介绍了“民国时期葡籍华商在广州房地产投资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其与广州城市与建筑的近代转型。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张萍教授以“国图藏《西北队商路要图》绘制背景及相关问题释疑”为题,系统介绍了该图的绘制背景及相关问题。
复旦大学朱海滨研究员和华中师范大学龚胜生教授主持并评议
27日下午和28日上午围绕大会主题进行了专题分组报告和研究生论坛。本次年会共设历史自然地理、历史政治地理、历史经济地理与地域开发、历史地理文献与地名、历史社会文化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历史健康地理、地理学史、历史交通地理和古地图、GIS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10个专题,共有27场分会场报告,近160多名专家学者做围绕“时空变迁与人类家园”这一主题,就历史地理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报告,充分彰显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特色。此外,本次会议还设立了研究生论坛,共有来自11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16名研究生参与,展现出历史地理学科新生力量的研究特色,并预示历史地理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会议闭幕式于7月28日下午举行,由中山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副系主任于薇教授主持。闭幕式上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张晓虹教授、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系主任吴滔教授分别致辞并总结。张晓虹研究员和郭声波副主编分别宣读了谭其骧禹贡基金第六届优秀青年历史地理论著奖和《历史地理研究》优秀编辑奖获奖者名单。
闭幕式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致闭幕辞
在会议闭幕致辞中,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对大会圆满成功表示祝贺,指出中山大学立足大湾区,将努力营造学科交叉交融的良好生态,推动文科高质量发展。张晓虹研究员对此次大会做了全面总结,并欢迎大家明年齐聚上海参加第18届国际历史地理学家大会。吴滔教授回顾了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和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成立与发展历史,对参会学者和会务组人员表示感谢,并祝会后考察圆满成功!
大会合影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