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2-15日,由中国地理学会和福建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2021年中国地理学大会”以“线下+线上”结合的形式举行,大会在福州设线下主会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响应教育部《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大会发布了《中国地理学界碳中和科技行动福州宣言》。
中国地理学界碳中和科技行动福州宣言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知幽明之故。地理学以人地关系为出发点,坚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分析问题,审视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担当起科技创新、造福人类的时代使命,在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气候变化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包括我国广大地理学工作者在内的全球相关领域科学家队伍,历经40余年的不懈努力,对气候变化的自然科学基础、影响机制、应对措施等的科学认识不断深入,并将气候变化议题由环境领域的科学问题逐步付诸于基于科学共识的全球行动。
碳中和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也必将带来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自2020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宣布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以来,我国各行业领域迅速掀起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行动高潮。作为经世致用的地理学,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全力融入、全力服务碳中和目标实现,充分彰显地理学的战略支撑作用。为此,我们地理学界联合签署发布《中国地理学界碳中和科技行动福州宣言》,向中国地理学界郑重发出号召:
加强碳中和人才培养,支持地理人才为碳中和做出历史性贡献。引导若干地理学机构加快建设碳中和学院和碳中和创新创业平台,推动碳中和相关交叉学科与专业建设,加快制定碳中和领域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一批碳中和相关一流本科专业,探索开设碳中和通识课程,将碳中和理念与实践融入地理学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各类平台、课题、项目等载体,培养专业化、多元化复合型人才和交叉学科人才。
强化碳中和理论研究,支持地理研究不断丰富碳中和科学内涵。将碳中和作为地理科学研究的重点方向,充分发挥地理科学的区域性、综合性和人文-自然跨学科优势,加强碳排放监测、核算与减排评估,加强气候变化下的生态系统安全、重大风险识别与人类活动适应机制研究,加强气候变化减缓、经济增长转型、社会运行体系优化等的多学科研究,系统揭示海洋和陆地碳汇格局、增汇机制及其与气候系统的互馈机理,在部分碳中和重要研究方向上建立地理学分支学科体系。
提升碳中和创新能力,支持跨领域合作以推动碳中和目标实现。打破学科藩篱,推动地理学与大气科学、地质学、地球化学、海洋科学,以及环境科学技术、生物学、农学、林学、能源科学技术、核科学技术、信息科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跨学科、跨领域合作交流与协同攻关,着力推进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碳中和工作与环境、社会、经济等的系统理论研究等新型交叉科学、融合科学研究范式,共同发展碳中和科学/工程理论基础,共同探索碳中和的社会经济基础及其科学理论和关键科技问题,共同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加快碳中和成果产出,支持碳中和目标导向下的成果转化工作。系统布局一批碳达峰碳中和重点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联合科技企业建立产教研融合创新平台,联合地方建设碳中和领域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现代产业学院,构建碳中和技术发展产学研全链条创新网络,促进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碳中和关键技术集成优化,加快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实现碳中和相关创新成果的高效率转化应用,支撑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转型。
加强碳中和战略研究,支持面向2060年的系统性战略规划布局。鼓励有基础、有优势的地理学研究机构加强碳中和战略研究,建设碳中和战略研究基地,打造碳中和高端智库,为我国做好碳中和工作提供决策支撑。积极推动组建碳达峰碳中和地理学界产学研用融合发展联盟,瞄准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产业体系和社会系统的全链条、全过程、全谱段进行战略规划布局,为绿色低碳示范企业、示范园区、示范社区、示范城市(群)提供技术支持,着力提高不确定性情境下行业、区域和全社会深度脱碳的韧性和可靠性。
推进碳中和全民教育,支持建立全社会参与的碳中和行动体系。在加快丰富地理学专业碳中和学科体系与科学内容的同时,将地理课堂作为重要的教育宣传窗口,提高中小学生的碳中和科学认知和参与能力。联合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媒体和企业等各相关方,利用或新建多种通道和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全民绿色发展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共同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建立全民共同参与的碳中和行动体系。
我们郑重地签署和发布《中国地理学界碳中和科技行动福州宣言》,诚挚地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热情号召地理学界同仁行动起来,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我们坚信,在中国向着“碳中和”前行的征程中,一定会有地理学者书写的灿烂篇章。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邮政编码:100101
电子信箱:gsc@igsnrr.ac.cn
电 话:010-64870663
传 真:010-64870663